Chinese Journal of Anatomy and Clinics
 
引用检索 快速检索 DOI 高级检索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承办: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编辑委员会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长淮路287号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
邮编:233004
电话:0552-3062505
   0552-3053847
Email:cjac2014@vip.163.com
网址:www.cjac.com.cn
名誉总编辑:王坤正
总编辑:周建生
编辑部主任:章新生
出版:《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
    责任公司
国内发行:安徽省蚌埠市邮政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
     有限公司 (北京399信
     箱,10044)
     代号:BM9107
邮发代号:26-190
定价:每期20.00元,全年240.00元
ISSN 2095-7041
CN 10-1202/R
  各期导读 更多>>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22, 27 (6)   Published: 2022-06-06
选择 | 合并摘要
断层解剖与影像

基于CT血管成像的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Riolan弓的影像解剖学观察

李瑞希, 彭洋, 唐广磊, 王珂, 关键, 杨建勇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 27 (6): 373-378.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11123-00350
全文: HTML (2 KB)  PDF (4036 KB)  ( 527 )
摘要 ( 202 )
目的 探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ISMAD)患者CT血管成像(CTA)Riolan弓的显示率、管径大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20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诊断科76例临床资料及腹部CTA资料完整的ISMAD患者作为ISMAD组,其中男69例、女7例,年龄39~78(55.0±8.6)岁;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同一医院150例腹部CTA无异常发现的受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91例、女59例,年龄20~83(54.2±13.2)岁。基于CTA影像评估并比较2组观察对象完整Riolan弓的显示率及其管径的大小;按Yun分型标准将ISMAD组分为Ⅰ型、Ⅱa型、Ⅱb型和Ⅲ型,比较Riolan弓显示率与管径在不同Yun分型间的差异。结果 ISMAD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P=0.585);ISMAD组男性占90.8%(69/76),高于对照组的60.7%(9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4,P<0.001)。ISMAD组和对照组Riolan弓的显示率分别为84.21%(64/76)和31.33%(47/150),其中男性分别为85.51%(59/69)和34.07%(31/91)、女性分别为5/7和27.12%(16/5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内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ISMAD组和对照组Riolan弓管径分别为(2.61±0.58)mm和(2.14±0.35)mm,ISMAD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9,P<0.001)。ISMAD组不同Yun分型患者Riolan弓显示率及管径分别为:Ⅰ型75%(18/24)和(2.35±0.44)mm,Ⅱa型76.92%(20/26)和(2.40±0.33)mm,Ⅱb型19/19和(2.86±0.65)mm,Ⅲ型7/7和(3.20±0.66)mm。不同Yun分型间总体比较,Riolan弓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管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6,P<0.001);Ⅱb型和Ⅲ型的管径分别高于Ⅰ型和Ⅱa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ISMAD患者的CTA Riolan弓显示率明显高于非ISMAD对照者,且管径增粗明显,间接验证了Riolan弓在ISMAD中的代偿作用;Riolan弓管径的大小可用于评估ISMAD管腔狭窄的程度。

基于CT HU值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椎体骨密度分布的研究

王辉, 李朝辉, 刘庆涛, 许星柱, 丁文元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 27 (6): 379-384.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10816-00211
全文: HTML (2 KB)  PDF (1358 KB)  ( 405 )
摘要 ( 125 )
目的 探讨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椎体之间和椎体内不同区域骨密度的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3年1月—202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其中男、女各50例,年龄21~69岁。100例患者按年龄分为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5个年龄组,均接受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在L1~S1椎体CT正中矢状位影像选择松质骨范围最大的区域测量其HU值,进而将L1~5椎体自上而下三等分,分别测量每一等份内松质骨的HU值;基于腰椎MRI,采用Pfirrmann分级标准评估椎间盘退变程度。对比5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不同年龄组间及同一年龄组内L1~5不同椎体间的松质骨HU值,分析同一腰椎节段上、中、下不同区域椎体松质骨HU值;观察不同Pfirrmann分级的腰椎间盘上位与下位椎体松质骨HU值的变化趋势。结果 各年龄组间患者的性别分布、体质量指数、病变节段、术前腰椎侧凸角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骨密度HU值在L1~5各椎体之间并未表现出梯度差异,随着年龄增长L1~5椎体HU值表现出下降趋势。L1~5椎体内部存在骨密度梯度变化,上、中、下1/3椎体松质骨HU值依序增大,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00例500个椎间盘中,Pfirrmann分级Ⅰ级4例、Ⅱ级204例、Ⅲ级186例、Ⅳ级93例、Ⅴ级13例;上位椎体和下位椎体松质骨HU值随着椎间盘退变分级的升高而减小,而上、下位椎体松质HU值差值则逐渐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46、5.25、20.39,P值均<0.01)。结论 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不同椎体之间骨密度无梯度差异,而各腰椎椎体内部骨密度HU值表现出从头端向尾端增加的趋势。骨密度下降以及上下相邻椎体松质骨骨密度梯度的较大差值对于椎间盘退变可能具有病因学意义。
应用解剖与临床

上颌动脉显露技术在脑血管搭桥术中的应用

陈鑫璞, 白亚辉, 刘建新, 王凯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 27 (6): 385-390.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10816-00208
全文: HTML (2 KB)  PDF (16122 KB)  ( 27 )
摘要 ( 96 )
目的 观察上颌动脉翼状肌段的解剖特点,探讨上颌动脉显露技术在脑血管搭桥术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新鲜成人完整尸头标本12具,其中女3具、男9具,年龄50~80岁(平均64岁)。尸头标本经乳胶灌注后,采用翼点入路,切除颧弓,显露上颌动脉翼状肌段。观察记录两侧上颌动脉走行的特点、与翼外肌的位置关系,测量上颌动脉翼状肌段到颞下嵴的间距。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10月—2021年4月收治的2例脑血管搭桥患者的临床资料。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62、38岁。1例患者诊断为基底动脉冗扩合并动脉瘤,一期行优势侧椎动脉介入闭塞术,二期行上颌动脉-桡动脉-小脑上动脉搭桥术;另1例患者诊断为脑梗死、前床突脑膜瘤、左侧颈内动脉末端重度狭窄,行上颌动脉-桡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脑膜瘤切除术。2例患者均经翼点入路、切除颧弓显露上颌动脉,完成血管搭桥手术。观察术后桥血管通畅情况,以及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状态。结果 (1)尸头标本12具均成功暴露了两侧上颌动脉的翼状肌段,未发生颅神经损伤。上颌动脉经翼外肌外侧走行17侧,其翼状肌段到颞下嵴的长度为8.2~18.4(13.2±4.2)mm ;上颌动脉经翼外肌内侧走行7侧,其翼腭窝段均较短,无法上提至颞下嵴,故未记录其可游离长度。(2)2例患者均成功显露上颌动脉的翼状肌段,顺利完成脑血管搭桥手术。病例1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状态稳定;术后3个月复查头颅CT血管成像(CTA),见桥血管通畅、基底动脉动脉瘤大小无明显变化。病例2术后左上肢肌力由术前2级下降至0级;术后3个月电话随访无再发脑缺血症状,患肢肌力恢复到4级,CTA显示桥血管闭塞。结论 翼点联合颧弓切除术可安全有效地显露上颌动脉翼状肌段。翼外肌外侧走行的上颌动脉相对长且表浅,是实施脑血管搭桥术的一种较好的供体血管。
临床研究

导针钝头探通法辅助判断空心拉力螺钉置入深度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杨旭庆, 张宇乾, 张建永, 王庆贤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 27 (6): 391-395.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11026-00303
全文: HTML (2 KB)  PDF (3295 KB)  ( 143 )
摘要 ( 96 )
目的 探讨导针钝头探通法辅助判断空心拉力螺钉置入深度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6年10月—2020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老年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6例,其中男3例、女13例,年龄65~89(70.1±4.8)岁。患者均为GardenⅡ型骨折。均行闭合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术中均使用导针钝头探通法辅助判断空心拉力螺钉置入深度。术后即刻复查患侧髋关节CT及三维重建,观察骨折断端对位、对线情况,螺钉的置入位置,测量螺钉尖与股骨头软骨下骨的距离,评估导针钝头探通法辅助判断螺钉深度技术的效果及有效性。术后1年内定期随访,观察切口愈合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内固定断裂、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 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手术时间为30~85(51.8±11.2) min,术中出血量为20~100(44.3±23.5) mL。16例患者共打入空心拉力螺钉49枚,术后即刻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折断端对位、对线优良,螺钉的置入位置良好,螺钉钉尖与股骨头软骨下骨的距离为0.21~0.49 (0.38±0.11) cm;螺钉置入位置均有效,有效性为优(100%)。术后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内固定失败。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6(9.1±3.3)个月。随访期间无螺钉断钉、退钉及股骨头塌陷、坏死等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时间为3~6(4.1±1.0)个月。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评定疗效,16例患者疗效均为优良。结论 在老年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中,使用导针钝头探通法辅助判断空心拉力螺钉置入深度,可将螺钉尖准确放置在股骨头软骨下骨下方0.5 cm范围内,有助于提高内固定稳定性、促进骨折断端良好愈合。

外科手术与内镜介入治疗可切除肺腺样囊性癌的疗效比较

杜林, 李江波, 王梓骁, 文辉, 卢喜科, 张逊, 孙大强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 27 (6): 396-400.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10124-00022
全文: HTML (2 KB)  PDF (965 KB)  ( 187 )
摘要 ( 129 )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与内镜介入两种方法治疗可切除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天津市胸科医院2010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可切除肺腺样囊性癌患者25例。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42~87(56.6±12.5)岁。25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行内镜介入治疗的11例患者为内镜组,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4例患者为手术组。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2组患者围手术期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定期随访,比较2组患者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以及总体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及肿瘤大小、位置、分期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R2切除患者。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187.4±37.6)min、术中出血量为(107.2±31.3)mL,分别大于内镜组的(105.8±19.6)min、(45.89±14.6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0、6.51,P值均<0.001)。手术组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8例、心血管系统并发症3例,内镜组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4例、心血管系统并发症2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5例患者术后随访6~9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2.3个月。随访期间,手术组患者死亡2例,内镜组患者死亡5例。内镜组术后胃肠部位转移1例、局部进展4例,手术组术后同侧肺转移1例、无局部复发,2组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内镜组总体生存期平均为61.9 [95%可信区间(CI) 48.0~75.9]个月、无复发生存期平均为50.7 (95%CI 31.6~69.8)个月,分别短于手术组的83.1 (95%CI 75.8~90.4)个月、86.7 (95%CI 78.6~94.8)个月,仅无复发累积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P=0.020)。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可切除的肺腺样囊性癌,患者总体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优于内镜治疗,且手术治疗的患者复发率较低,因此推荐其为可切除的肺腺样囊性癌的首选治疗方案。

咽喉反流对会厌囊肿的影响分析

李慧珺, 姚卫格, 江涛, 许亚佳, 蒋成义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 27 (6): 401-404.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10922-00265
全文: HTML (2 KB)  PDF (936 KB)  ( 489 )
摘要 ( 134 )
目的 探讨咽喉反流对会厌囊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20年11月—2021年5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电子喉镜检查的1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会厌囊肿患者79例(会厌囊肿组),男29例、女50例,年龄(50±12)岁;会厌正常者91例(对照组),男40名、女51名,年龄(47±10)岁。咽喉反流的判定采用反流症状指数(RSI)量表、反流体征评分(RFS)量表(RSI>13分和/或RFS>7分)。将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咽喉反流、辛辣饮食、职业暴露纳入单因素分析,分析会厌囊肿的影响因素;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会厌囊肿组患者中存在咽喉反流38例(48.10%,38/79),对照组中存在咽喉反流19例(20.88%,19/91)。单因素分析显示,咽喉反流、吸烟、辛辣饮食、职业暴露是会厌囊肿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06、8.89、9.83、9.60,P值均<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咽喉反流(优势比=2.307,95%可信区间:1.104~4.820)及辛辣饮食(优势比=2.414,95%可信区间:1.241~4.698)为会厌囊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咽喉反流和辛辣饮食是会厌囊肿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预防会厌囊肿的发生,应积极治疗咽喉反流。

术前阴道填塞联合术中子宫环形缝合及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在重型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张延新, 任芬芬, 李传瑞, 林平珍, 王勇慧, 霍娜娜, 宋言亮, 金小巍, 王丽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 27 (6): 405-410.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10928-00275
全文: HTML (2 KB)  PDF (901 KB)  ( 267 )
摘要 ( 133 )
目的 探讨术前阴道填塞联合术中子宫环形缝合及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在重型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1月—2021年8月枣庄市妇幼保健院高危产科120例B超提示重型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7~41岁,均行剖宫产手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术前阴道填塞联合术中子宫环形缝合及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处理,对照组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处理。观察指标:(1)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孕周、孕产次、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人工助孕、既往手术医院、剖宫产次数、超声评分系统评分等基线资料。(2)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入住监护室时间、术后72 h血红蛋白水平、术后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子宫切除、新生儿窒息、术后并发症等围手术期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无死亡。术中确认观察组发生胎盘植入57例,对照组发生胎盘植入58例;观察组3例、对照组2例胎盘娩出顺利,未作特殊处理。(1)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观察组胎盘植入57例中54例(94.74%)治疗有效,对照组胎盘植入58例中54例(93.10%)治疗有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981)。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24 h内出血量、入住监护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分别是(64±23)min、(185±31)mL、(1.2±0.5)d、(5.1±0.7)d、(1.6±0.3)万元,对照组分别为(82±35)min、(334±96)mL、(1.7±0.6)d、(5.6±0.8)d、(2.8±0.4)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6、11.24、4.86、3.57、18.22,P值均<0.01);而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新生儿窒息、术后并发症,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在重型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手术时使用术前阴道填塞联合术中环形缝合及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的方法是安全可行、经济、有效的。
实验研究

七氟烷预处理对大鼠肢体远端缺血再灌注诱导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杨栋栋, 凌云志, 孙宜云, 李芷依, 王倩, 高兴悦, 谢亚琼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 27 (6): 411-417.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11028-00305
全文: HTML (2 KB)  PDF (1885 KB)  ( 217 )
摘要 ( 92 )
目的 探讨七氟烷预处理对大鼠肢体远端缺血再灌注(IR)所诱发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用28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假手术组(Sham组):仅分离出大鼠双侧股动静脉,不夹闭,暴露5 h后取材;七氟烷预处理+假手术组(S-S组):大鼠吸入2.5%七氟烷30 min后,同Sham组操作;肢体远端缺血再灌注组(IR组):建立大鼠下肢IR模型,分离出大鼠双侧股静脉和股动脉,夹闭双侧股动脉3 h,恢复血供再灌注2 h后取材;S-IR组:先进行七氟烷预处理,方法同S-S组,七氟烷预处理后操作同IR组。实验结束后,收集各组大鼠左心室血液和双侧肺组织,观察以下项目:(1)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的湿重与干重的比值(W/D)、总肺含水量(TLW);(2)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3)采用相应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和血清中氧化应激因子脂质氧化(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水平;(4)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磷酸化p38a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各组大鼠肺组织W/D、TLW水平比较:IR组、S-IR组均高于Sham组、S-S组,S-IR组均低于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4.75、133.21,P值均<0.001)。(2)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Sham组肺泡形态结构正常,肺泡内无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隔无液体积聚;S-S组肺泡结构大致正常,肺泡壁无明显增厚,肺泡间隔亦未发现炎性细胞浸润,提示无明显损伤;IR组肺泡形态结构破坏严重,广泛的肺泡间隔增厚,肺泡间质充满大量水肿液,其间浸润着大量的炎性细胞;与IR组相比,S-IR组炎性细胞浸润和水肿程度有明显减轻。(3)肺组织和血清中:IL-1β、IL-6、TNF-α、MDA含量比较,IR组、S-IR组均高于Sham组、S-S组,S-IR组均低于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OD含量比较,IR组、S-IR组均低于Sham组、S-S组,S-IR组均高于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S组与Sham组间IL-1β、IL-6、TNF-α、MDA及SOD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肺组织p-p38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IR组、S-IR组均高于Sham组、S-S组,S-IR组均低于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AMPK、SIRT1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IR组、S-IR组均低于Sham组、S-S组,S-IR组均高于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S组与Sham组肺组织p-p38、p-AMPK、SIRT1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对于肢体远端IR所诱发的肺损伤,七氟烷预处理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p-AMPK、SIRT1蛋白表达及抑制p-p38蛋白表达,进而减轻肺部炎症反应有关。

大黄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李杭霖, 杨丽娟, 刘磊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 27 (6): 418-425.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10830-00238
全文: HTML (2 KB)  PDF (11507 KB)  ( 49 )
摘要 ( 91 )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30只。对照组大鼠实验过程中采用普通饲料喂养。实验组30只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40 mg/kg)的方法,制备DN模型,取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DN组和大黄素治疗组(DN+大黄素组)。造模成功后,DN组继续高糖、高脂饮食;DN+大黄素组给予高糖、高脂饮食,联合大黄素(20 mg/kg)灌胃,每天1次,连续8周。各组大鼠在实验14周末观测以下指标:(1)收集24 h尿液,测定24 h尿蛋白量;(2)完成尿液收集后称体质量并记录;(3)处死后取腹主动脉血检测肾肌酐尿素氮血糖;(4)取左侧肾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过碘酸希夫染色(PAS)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ephrin、Desmin蛋白的表达情况;(5)取右侧肾脏肾皮质部位组织,电镜下观察足细胞及基底膜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大鼠30只,DN大鼠模型造模成功24只,实验过程中DN组及DN+大黄素组大鼠各死亡2只。(1)14周末对照组、DN组、DN+大黄素组大鼠体质量分别为(350.1±14.16)、(265.2±7.62)、(312.1±11.77)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6.50,P<0.001)。(2)对照组肾肌酐尿素氮血糖、24 h尿蛋白分别为(28.88±4.36)μmol/L、(8.76±0.50)mmol/L、(9.81±0.86)mmol/L、(3.60±0.79)mg;DN组分别为(92.30±7.30)μmol/L、(29.41±6.67)mmol/L、(25.10±4.10)mmol/L、(35.23±4.07)mg;DN+大黄素组分别为(52.10±5.80)μmol/L、(14.93±1.03)mmol/L、(16.51±1.14)mmol/L、(13.35±1.89)mg。与对照组比较,DN组、DN+大黄素组肾肌酐、尿素氮、血糖、24 h尿蛋白量均升高;与DN组比较,DN+大黄素组各项指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3)HE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对照组肾小球及肾小管结构未见异常;DN组肾小球硬化,肾小囊狭窄,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DN+大黄素组肾小球硬化及肾小囊狭窄均有改善。(4)PAS染色观察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系膜基质变化情况:对照组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结构清晰可见,系膜基质无异常;DN组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结构模糊,系膜基质增多;DN+大黄素组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结构较模糊,系膜基质较多。(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ephrin及Desmin蛋白表达情况:与对照组比较,DN组、DN+大黄素组Nephrin蛋白光密度值均降低,Desmin蛋白光密度值均增加;与DN组比较,DN+大黄素组Nephrin蛋白光密度值增加,Desmin蛋白光密度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6)透射电镜观察足细胞和基底膜变化情况:对照组足细胞轻度水肿,足突均匀、等宽排列,未见融合,基底膜完整,厚薄均一,3层结构明显;DN组足细胞呈中度水肿,足突明显融合、变宽,基底膜厚薄均一,3层结构明显;DN+大黄素组足细胞呈轻度水肿,足突融合、变宽情况减轻,基底膜厚薄均一。结论 大黄素能显著改善早期DN大鼠的体质量、肾脏病理结构及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足细胞发生EMT、促进肾病蛋白Nephrin的表达和减少足细胞EMT骨架蛋白Desmin表达有关。
短篇论著

MRI在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吴昕峰, 安岩, 曾成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 27 (6): 426-430.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10917-00264
全文: HTML (2 KB)  PDF (1833 KB)  ( 158 )
摘要 ( 107 )
目的 探讨MRI在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2月—2020年9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5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3例,女157例;年龄25~70(50.6±10.4)岁;均为单节段椎间盘突出,L4/5273例、L5/S1227例。患者均行椎间孔镜术治疗。分别于手术前和手术后1、6个月行MR检查。观察指标:(1)评估手术疗效,比较术前和术后1、6个月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2)测量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的椎间盘还纳值、硬膜外压痕纵轴值;(3)观察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椎间孔、侧隐窝的狭窄发生率,计算手术后不同时间患者椎间隙高度率的变化;(4)分析术后1个月硬膜外压痕纵轴值与患者疼痛VAS评分、JO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5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6个月。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缓解。(1)患者术后1、6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4.81±0.94)和(2.50±0.65)分,均低于手术前的(7.14±1.48)分;JOA评分分别为(20.64±3.26)和(27.03±2.45)分,均高于术前的(16.06±2.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62、P=0.010;F=4.15、P=0.016)。(2)患者术后1、6个月的硬膜外压痕纵轴值分别为(6.37±2.47)、(6.37±2.65)mm,均低于术前的(8.45±3.2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34,P<0.001);术后1、6个月的椎间盘还纳值分别为(5.25±2.06)、(5.30±2.3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P=0.720)。(3)术后1、6个月患者的椎间孔狭窄发生率分别为11.2%(56/500)、3%(15/500),侧隐窝狭窄发生率分别为6.2%(31/500)、1%(5/500),均低于术前的48.2%(241/500)和20.4%(10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52.01、120.71,P值均<0.001)。术后1、6个月患者的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P=0.116)。(4)术后1个月硬膜外压痕纵轴值与患者VAS评分呈正相关(r=0.73,P=0.015),与JOA评分呈负相关(r=-0.68,P=0.023)。结论 MRI可作为评估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有效影像学方式。

反向导引过线器在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

刘守东, 谢洪彬, 单森, 刘南伯, 王勃, 刘慧莉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 27 (6): 431-435.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11021-00299
全文: HTML (2 KB)  PDF (6587 KB)  ( 256 )
摘要 ( 114 )
目的 探讨反向导引过线器在关节镜下对半月板、前交叉韧带、肩袖进行缝合过线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5年8月—2020年12月赤峰市第二医院106例关节镜下缝合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5例、女51例,年龄24~82岁。按照缝合工具分组:使用普通缝合钩41例,为对照组;使用反向导引过线器65例,为观察组。观察指标:根据2种缝合工具的操作复杂程度、缝合过线难易程度、缝合过线操作时间、副损伤、缝合质量、完成情况自制评分标准,进行综合评分,评价和比较2组缝合效果的优良率。结果 患者术后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缝合部位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缝合效果:优14例、良15例、差12例,优良率70.73%(29/41);观察组缝合效果:优47例、良18例、差0例,优良率100.00%(65/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4,P<0.001)。结论 反向导引过线器在关节镜下对半月板、交叉韧带及肩袖过线缝合操作时,具有操作便捷、缝合质量可靠、缝合强度大、操作时间短、副损伤小等优点,在临床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变异与畸形

右侧小隐静脉高位型合并低位型变异1例

孙吉峻, 孙佳惠, 孙高星, 潘宏宇, 陈金琳, 张真, 布潇然, 刘薇薇, 刘真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 27 (6): 436-437.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11130-00363
全文: HTML (2 KB)  PDF (6715 KB)  ( 196 )
摘要 ( 146 )
综述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关节旋转中心重建方法的研究进展

田最, 高振中, 尹志文, 王泽华, 郭子瑊, 向川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 27 (6): 438-443.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10902-00246
全文: HTML (2 KB)  PDF (939 KB)  ( 494 )
摘要 ( 134 )
目的 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关节旋转中心(HJC)重建方法的相关研究进展。方法 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分别以“旋转中心”“髋”“置换”以及“rotation center”“hip”“replacement”等为中英文关键词,检索2005年1月—2021年8月关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重建HJC方法研究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652篇,剔除内容不符、质量较低、重复研究、证据等级不高、无法获取全文者,最终纳入43篇文献,对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常见的HJC重建的相关解剖标志有大粗隆顶点、小粗隆顶点、髋臼切迹、卵圆窝及髋臼泪滴等,参考对侧大、小粗隆顶点以及它们至HJC的距离有助于重建股骨头旋转中心,参考髋臼切迹、卵圆窝及髋臼泪滴等解剖标志有助于重建髋臼旋转中心。3D打印技术通过打印个体化的髋臼模型而准确定位HJC、制作髋臼定位器和股骨头假体定位器,并能为术者提供模拟手术的机会,使手术更加精确化和个体化。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分为图像依赖型和非图像依赖型2类,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定位点对解剖标志进行注册,建立髋关节模型、定位HJC:前者定位HJC的依据是患者术前的影像学资料,可能因图像显示与实际情况略有差距而影响HJC定位的准确性;后者是参考手术区域解剖标志定位HJC,具有更高的定位精确度。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系统使用计算机软件,将患者的影像学解剖信息转换为虚拟的、个体化的骨盆三维重建图像,用以规划植入物的最佳定位,术中机器人设备精准地执行个体化手术计划,可提高髋臼假体定位和HJC的精度、降低假体脱位率。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针对患者髋关节解剖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解剖学标志和解剖学参数,结合3D打印技术、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骨科机器人等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HJC的精确重建。

腰椎微创手术中腰椎节段动脉损伤的研究进展

伍宇轩, 包贝西, 闫辉, 唐家广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 27 (6): 444-448.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10916-00260
全文: HTML (2 KB)  PDF (872 KB)  ( 258 )
摘要 ( 117 )
目的 探讨腰椎节段动脉的解剖及其在腰椎微创手术中的损伤的研究进展。方法 以“腰椎节段动脉/lumbar segmental artery”“腹膜后血肿/retroperitoneal hematoma”“医源性损伤/introgenic injury”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及PubMed等数据库1996年1月—2021年8月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153篇文献。剔除内容不符合、无法获取原文、重复性研究或存在设计缺陷的研究,最终纳入40篇文献,其中3篇中文、37篇英文。总结腰椎节段动脉的解剖特点,重点阐述腰椎节段动脉在前方及侧方融合手术、椎体成形术、椎间孔镜手术等腰椎微创手术中的损伤风险以及预防和处理策略。结果 腰椎节段动脉常由4对成对的动脉(L1~L4)及/或L5动脉构成,L5节段动脉来源的变异性较大,存在率较低。腰椎节段动脉损伤会造成出血、腹膜后血肿、脊髓缺血梗死等严重后果。术前应充分评估手术区域内节段动脉的解剖结构及走行,选择合适的术式,术中操作小心谨慎、密切观察病情,如不慎发生动脉损伤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对策。结论 腰椎节段动脉损伤在微创手术中的发生率虽然较低,但一旦发生会造成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因而手术者要引起关注。为预防和减少术中腰椎节段动脉的损伤,了解和评估其解剖结构、选择合适的术式及处理策略至关重要。
版权所有 ©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皖ICP备09013305号-3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长淮路287号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233004
电话:0552-3062505 E-mail: cjac2014@vip.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