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natomy and Clinics
 
引用检索 快速检索 DOI 高级检索
新闻公告: · 喜讯:《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创刊20周年座谈会暨定稿会在蚌埠召开  ·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微信平台上线  ·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召开编委座谈会  · 庆祝我刊在2015年度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审读中荣获三项优胜奖  · 追忆《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名誉总编苗华教授  · 解剖与临床相结合不懈的践行者——深切缅怀《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名誉总编辑苗华教授  ·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第六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编委会全体会议成功召开  More>>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承办: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编辑委员会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长淮路287号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
邮编:233004
电话:0552-3062505
   0552-3053847
Email:cjac2014@vip.163.com
网址:www.cjac.com.cn
名誉总编辑:王坤正
总编辑:周建生
编辑部主任:章新生
出版:《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
    责任公司
国内发行:安徽省蚌埠市邮政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
     有限公司 (北京399信
     箱,10044)
     代号:BM9107
邮发代号:26-190
定价:每期20.00元,全年240.00元
ISSN 2095-7041
CN 10-1202/R
  各期导读 更多>>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24, 29 (2)   Published: 2024-02-06
选择 | 合并摘要
封面+目录
2024年29卷2期封面+目录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 29 (2): 0-0.
全文: HTML (1 KB)  PDF (18523 KB)  ( 37 )
摘要 ( 63 )
断层解剖与影像
四维自动左心房定量技术在慢性肾病患者左心房功能受损评估及敏感参数筛选中的临床应用
李易颖, 陈勇, 杨菲, 包萍, 袁静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 29 (2): 73-82.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30619-00158
全文: HTML (1 KB)  PDF (2258 KB)  ( 37 )
摘要 ( 52 )
目的 探讨四维自动左心房(左房)定量(4D Auto LAQ)分析技术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左房容积和应变功能改变评估中的作用,同时筛选出能够早期识别CKD患者左房功能受损的敏感参数。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22年8月—2023年3月在大连医科大学扬州临床医学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未进行透析的CKD患者90例作为病例组,根据患者肾小球滤过率进行CKD分期,进而分别纳入CKD3、CKD4、CKD5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志愿者3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χ²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分析基线资料的组间差异。采集并对比各组被试者左心室(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前后径(LA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峰)、二尖瓣口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峰)、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峰)、E/A值和E/e’值等二维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左房最小容积(LAVmin)、左房最大容积(LAVmax)、左房收缩前容积(LAVpreA)、左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左房射血容量(LAEV);左房射血分数(LAEF)等4D Auto LAQ分析的左房容积参数,以及储存期纵向应变(LASr)和周向应变(LASr-c)、管道期纵向应变(LAScd)和周向应变(LAScd-c)、收缩期纵向应变(LASct)和周向应变(LASct-c)等4D Auto LAQ分析的左房应变参数。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左房应变参数与LAEF和LAVImax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寻找评价左房功能的最优参数,并通过Pearson相关和Spearman相关探讨其相关性。结果 (1)基线资料组间比较:与对照组相比,CDK3组、CKD4组和CKD5组患者血肌酐和脑钠肽水平均升高,CKD4组和CKD5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CKD3组相比,CKD4和CKD5组收缩压和血肌酐均升高,CKD5组脑钠肽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CKD4组相比,CKD5组血肌酐和脑钠肽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组被试者年龄、性别、体表面积、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二维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测量值组间比较:9个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中,LVEDD、LVESD、LVPWD、A峰、E/e’、LAD 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VEF、E峰、E/A 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KD4组和CKD5组LVEDD、LVPWD、A峰、E/e’、LAD均高于对照组;CKD5组LVESD低于对照组、CKD3组和CKD4组,CKD5组LVEDD高于CKD3组、E/e’高于CKD3组和CKD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4D Auto LAQ参数测量值组间比较:CKD3组LAVmin、LAVpreA、LASr、LAScd、LASr-c、LAScd-c,以及CKD4组和CKD5组12个4D Auto LAQ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KD5组LAVmax、LAEV及LASct的绝对值高于CKD3组,LASr低于CKD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病例组各组LAVmax、 LAVmin、LAVpreA、LAVImax、LAEV、LASct、LASct-c的绝对值均高于对照组,且随CKD分期增加而增加;LAEF及LASr、LAScd、LASr-c、LAScd-c的绝对值均低于对照组,且除LASr-c外,其他4个参数值随CKD分期增加而降低。以上各指标4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相关性分析:LAEF与 LAScd、LASct、LAScd-c、LASct-c均呈负相关(r=0.298、-0.219、-0.323、-0.293,P值均<0.05),与LASr、LASr-c均呈正相关(r=0.466、0.574,P值均<0.001);LAVImax与LASr、LASr-c呈负相关(r=-0.322、-0.433,P值均<0.001),与LAScd-c呈正相关(r=0.327,P<0.001)。(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左房应变参数LASr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为0.922(95%CI 0.877~0.967),灵敏度为67.80%,特异度为100.00%,截断值为0.175],优于其他参数。(6)对基线资料与应变参数(LASr、LASr-c)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血肌酐、收缩压、脑钠肽与LASr的均呈负相关(r=-0.589、-0.441,rs=-0.578,P值均<0.001)。在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进行重复性检验时,ICC>0.75,表示重复性较好。结论 CKD患者左房容积增大,储备功能、管道功能降低,泵功能代偿性升高。LASr是早期识别CKD患者左房功能受损的敏感参数,血肌酐、收缩压和脑钠肽与左房功能受损相关。4D Auto LAQ技术是评估CKD患者左房功能的有效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基于产前3.0 T MRI true FISP序列胎儿腰椎发育与孕周关系的影像学观察
张辉, 康琦, 尚华, 马得廷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 29 (2): 83-87.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30519-00132
全文: HTML (1 KB)  PDF (1597 KB)  ( 17 )
摘要 ( 47 )
目的 探讨孕中晚期宫内胎儿腰椎3.0 T MRI真稳态进动梯度回波序列(true FISP)矢状位二维定量指标与孕周的关系。方法 横断面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3年4月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行产前MRI检查的59例胎儿的影像资料。孕妇年龄19~41(29.8±5.1)岁,孕周26+1~39+2(32.7±3.7)周。采用3.0 T MR扫描仪对胎儿行MRI检查,采集true FISP图像。在true FISP图像上测量腰椎长轴矢状位二维定量指标(腰椎总长度,L1、L3椎体骨化中心的上下径、前后径)。分析胎儿腰椎二维定量指标与孕周的相关性,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获得相应的腰椎生长动力学回归方程。结果 59例胎儿腰椎总长度及L1和L3椎体骨化中心的上下径、前后径与孕周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79~0.95,P值均<0.001)。胎儿腰椎总长度及L1和L3椎体骨化中心的上下径、前后径均随孕周增加呈线性增长,线性回归方程:Ŷ腰椎总长度=-0.153+0.141 X孕周R²=0.90,P<0.001),ŶL1上下径=-0.226+0.023 X孕周=0.77,P<0.001), ŶL3上下径=-0.264+0.025 X孕周R²=0.80,P<0.001),ŶL1前后径=-0.284+0.029 X孕周=0.63,P<0.001), ŶL3前后径=-0.274+0.030 X孕周R²=0.63,P<0.001)。结论 孕中晚期胎儿腰椎3.0 T MRI true FISP序列矢状位二维定量指标与孕周均呈正相关,生长动力学特征符合线性回归模型,可为产前评估胎儿的腰椎发育情况提供参考。
基于多参数MR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子宫内膜样腺癌微卫星不稳定状态的术前预测价值
赵锦瑫, 崔艳芬, 贾亚菊, 任嘉梁, 侯丽娜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 29 (2): 88-96.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30517-00131
全文: HTML (1 KB)  PDF (2170 KB)  ( 11 )
摘要 ( 39 )
目的 探讨基于多参数MRI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7年1月—2021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患者225例。患者年龄29~78(55.1±7.5)岁,均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并于术前行盆腔多参数MRI检查。将225例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58例)和验证集(67例),根据手术标本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分为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组58例和低度微卫星不稳定/微卫星稳定(MSI-L/MSS)组167例。对每例患者的快速自旋回波压脂序列T2加权像、增强T1加权像、表观弥散系数(ADC)3个序列进行图像分割和特征提取,在训练集中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Mann-Whitney U检验、Spearman相关及Boruta算法进行图像特征筛选,并使用朴素贝叶斯(NB)、随机森林(RF)及支持向量机(SVM)3种分类器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验证集中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Delong检验、决策分析曲线(DCA)评估并验证3种模型对MSI状态的诊断性能、预测性能、净收益。将筛选出的影像组学特征纳入诊断效能较高的最佳模型中,对每例患者进行影像组学评分,分别在训练集、验证集中评估MSI-H组和MSI-L/MSS组影像组学评分的分布情况。结果 训练集与验证集间比较,患者肿瘤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P=0.015),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以及肌层浸润深度等临床病理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训练集中,MSI-H组与MSI-L/MSS组比较,患者是否绝经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P=0.033),其他临床病理资料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验证集中,2组间各临床病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参数MRI图像经特征提取后,每例患者获得4 245个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筛选出6个关键特征构建模型。在训练集中NB模型、RF模型及SVM模型预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MSI状态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4[95%可信区间(CI)0.682~0.846]、0.821(95% CI 0.751~0.892)和0.905(95% CI 0.848~0.961),验证集中AUC分别为0.712(95% CI 0.568~0.856)、0.812(95% CI 0.710~0.915)、0.875(95% CI 0.762~0.988),结果表明SVM模型的诊断性能最佳。Delong检验结果显示,训练集中SVM模型与NB模型、RF模型AUC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45、-2.33,P值均<0.05),而在验证集中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DCA曲线显示,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SVM模型预测MSI状态的净收益均优于NB模型、RF模型,也优于将所有患者MSI状态都看作MSI-H或MSI-L/MSS。 采用最佳模型SVM模型对每例患者进行影像组学评分,训练集及验证集中MSI-H组与MSI-L/MSS组影像组学评分分布有明显差异。结论 基于多参数MRI的SVM模型对于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MSI状态具有一定的术前预测价值。
基于多参数MRI的影像组学融合模型对直肠癌脉管侵袭的术前预测价值
谢玉莹, 崔艳芬, 杨晓棠, 全帅, 彭琨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 29 (2): 97-104.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30613-00151
全文: HTML (1 KB)  PDF (2059 KB)  ( 16 )
摘要 ( 39 )
目的 探讨基于多参数MRI的影像组学融合模型术前预测直肠癌脉管侵袭(LVI)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224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多参数MRI数据,其中男129例、女95例,年龄28~83(61.3±9.7)岁。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57例和验证集67例。使用ITK-SNAP图像分割软件,在高分辨率T2加权像(T2W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增强T1加权像(cT1WI)上,逐层手动勾画肿瘤感兴趣区得到全容积感兴趣区(VOI),将DWI的勾画信息复制到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像(由2个不同b值的DWI图像自动计算生成)。采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mRMR)、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ASSO)算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三步降维法,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标签。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临床病理特征和MRI表现特征中的独立预测因子。分别构建基于T2WI、ADC、cT1WI单一序列和联合序列的影像组学模型及纳入临床病理特征后的融合模型并制作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决策曲线(DCA)评估模型的效能及临床效益。结果 224例直肠癌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LVI阳性70例、阴性154例。训练集和验证集的临床病理特征及MRI表现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三步降维法筛选后得到6个与直肠癌LVI相关的关键特征(P值均<0.05)。血清癌胚抗原(CEA)是直肠癌LVI的独立预测因子[比值比(95%可信区间)2.071 (1.038~4.131),P=0.039]。基于T2WI、ADC、cT1WI单一序列及联合序列的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分别为0.765、0.772、0.776、0.878,在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741、0.739、0.764、0.846;纳入CEA构建的融合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899、0.876,预测效能最佳。校准曲线显示融合模型有良好的校正性能。验证集的DCA曲线显示,阈值概率范围在0.10~0.20和0.35~0.90时融合模型的净收益最大。结论 基于多参数MRI的影像组学特征和CEA构建的融合模型在直肠癌LVI的术前预测中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可视化列线图可以作为术前预测LVI的有效工具。
基于增强CT的影像组学模型对肾嗜酸细胞腺瘤与肾透明细胞癌的鉴别诊断
宋鑫, 殷满心, 苏巧娜, 马欣雨, 赵海峰, 张建新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 29 (2): 105-110. ;  doi: 10.3760/cma.j.cn 101202-20230417-00107
全文: HTML (1 KB)  PDF (2390 KB)  ( 14 )
摘要 ( 39 )
目的 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和肾嗜酸细胞腺瘤(RO)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山西省肿瘤医院2013年6月—2022年7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肾肿瘤患者100例,其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42~81(60.8±8.7)岁。100例中,ccRCC患者75例(ccRCC组),其中男52例、女23例,年龄42~79(59.9±8.5)岁;RO患者25例(RO组),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46~81(63.5±8.8)岁。将入组患者按照3∶7随机分为测试集(30例)和训练集(70例)。患者均行增强CT检查。从门静脉期CT图像中提取1 409个影像组学特征,使用Variance Threshold、SelectKBest以及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算法进行特征筛选,构建影像组学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用灵敏度、特异度、精确度以及F1-score来评估不同影像组学模型诊断效果。结果 ccRCC组和RO组患者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P=0.072);2组患者的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P=0.023)。1 409个影像组学特征中最终筛选出12个最具相关性的组学特征,建立5个影像组学模型用于鉴别ccRCC和RO,分别为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LR)模型、决策树模型、K-近邻模型、随机森林模型。结果 表明,这5个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AUC值分别为0.905[95%可信区间(CI) 0.826~0.984]、0.870(95%CI 0.742~0.996),0.910(95%CI 0.717~0.989)、0.853(95%CI 0.717~0.989),0.885(95%CI 0.787~0.983)、0.628(95%CI 0.353~0.903),0.925(95%CI 0.873~0.977)、0.638(95%CI 0.416~0.861),0.980(95%CI 0.954~1.000)、0.821(95%CI 0.673~0.968)。综合各项指标可见,在5个模型中LR模型性能最优,具有较理想的诊断效能。结论 基于增强CT的影像组学模型,可以提高对ccRCC和RO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临床研究
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医源性外侧壁骨折的影响因素分析
张金星, 海啸, 于鸿, 杜丽萍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 29 (2): 111-115.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30714-00177
全文: HTML (1 KB)  PDF (878 KB)  ( 13 )
摘要 ( 44 )
目的 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经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治疗后发生医源性外侧壁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郑州市骨科医院2020年12月—2022年12月经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治疗的27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2例、女136例,年龄56~85(70.6±7.1)岁。术后第2天经X线或CT检查患者治疗后医源性外侧壁骨折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78例患者中45例术后出现医源性外侧壁骨折,发生率为16.19%。有、无外侧壁骨折的患者间比较,年龄、骨折分型及股骨外侧壁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内科疾病、尖顶距、骨密度、受伤至手术时间、受伤原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等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折分型A2.2~A3.3型(比值比1.316,95%可信区间1.016~1.705)、股骨外侧壁厚度(比值比0.546,95%可信区间0.446~0.668)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医源性外侧壁骨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骨折分型、股骨外侧壁厚度均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经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术后发生医源性外侧壁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的骨折分型等级较高、股骨外侧壁较薄,发生医源性外侧壁骨折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短篇论著
切除部分上关节突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内固定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
李忠伟, 张树文, 杨新明, 银乐乐, 崔泳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 29 (2): 116-119. ;  doi: 10.3760/cma.j.cn 101202-20230723-00018
全文: HTML (1 KB)  PDF (2181 KB)  ( 19 )
摘要 ( 36 )
目的 探讨切除部分上关节突后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21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综合外科骨科组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9例,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21~73(51.2±10.7)岁。39例中,L1/2腰椎间盘突出4例、L2/3腰椎间盘突出22例、L3/4腰椎间盘突出13例,均采用切除部分上关节突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项目:(1)观察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2)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周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SA)评分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程度;(3)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的症状及功能;(4)测量并比较手术前后责任椎间隙相对高度;(5)分别于术前及末次随访根据肌力评估量表(MMT)评估患者肌力变化情况;(6)综合评估患者椎间融合时间。结果 3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且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6(11.6±2.0)个月。手术时间90~155(115.9±17.7) min,术中出血量50~150(98.7±27.8) mL,术中无硬脊膜、神经、大血管损伤。术后患者VAS评分和ODI分别为(1.71±0.45)分和20.13%±3.34%,较术前的(8.13±0.65)分和52.41%±6.86%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30,24.38, P值均<0.001)。术后责任椎间隙相对高度为(0.33±0.03) mm,较术前的(0.20±0.03) mm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1,P<0.001)。术前患者肌力均有降低,其中C级6例、D级14例、E级19例,末次随访时2例术前肌力C级患者肌力无明显改善,其余患者神经功能获得不同程度改善,其中C级2例、D级2例、E级35例。39例患者中,30例为椎间融合器融合,9例为混合椎间植骨融合,其中1例采用椎间融合器融合患者在随访16个月时仍未融合,其余患者椎间融合时间为6~14(9.6±1.6)个月。结论 切除部分上关节突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性高、不干扰神经功能、并发症少,可作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选择方法。
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胸腔镜扩大肺亚段切除术治疗肺段边缘孤立性结节的短期疗效观察
常鹏, 侯予龙, 公正, 江海城, 李健, 刘译阳, 高杰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 29 (2): 120-123.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30628-00166
全文: HTML (1 KB)  PDF (902 KB)  ( 42 )
摘要 ( 35 )
目的 探讨支气管、血管CT三维重建技术(3D-CTBA)辅助胸腔镜扩大肺亚段切除术治疗肺段边缘孤立性结节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7年8月—2022年8月在徐州市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肺段边缘结节患者60例,其中男21例、女39例,年龄23~79(51.7±10.1)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组:肺段组30例,采用3D-CTBA辅助胸腔镜扩大肺段切除术;肺亚段组30例,采用3D-CTBA辅助胸腔镜扩大肺亚段切除术。观察指标:(1)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缘宽度、术后胸腔引流量及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2)比较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第一秒用力呼吸量(FEV1);(3)比较2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转移及死亡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2组患者性别、年龄、肺结节直径和部位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肺亚段组手术时间为(123.6±28.1) min,较肺段组的(96.5±31.9) min更长,术中出血量为(50.3±16.1) mL,较肺段组的(67.1±13.6) mL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9、4.36,P值均<0.01);2组切缘宽度、术后胸腔引流量及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术后6个月与术前相比,2组FVC、MVV及FEV1水平均下降,组间比较肺段组各指标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3)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转移及死亡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3D-CTBA引导下胸腔镜扩大肺亚段切除术治疗肺段边缘孤立性结节安全可行,相比于3D-CTBA引导下胸腔镜扩大肺段切除术,虽然该术式手术时间相对延长,但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对肺功能影响小,且不增加并发症风险。
磁共振成像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在扩张型心肌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赵杨, 梁晟昊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 29 (2): 124-127.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30412-00103
全文: HTML (1 KB)  PDF (1291 KB)  ( 2 )
摘要 ( 26 )
目的 比较磁共振成像(MRI)与超声心动图在扩张型心肌病(DC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20年7月—2022年8月在蒙城县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确诊DCM患者,其中男41例、女39例,年龄31~97岁。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分组: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40例为超声心动图组,接受MRI检查40例为MR组。观察指标:(1)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2)分析2种检查的影像学特征。(3)比较2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的差异。(4)比较2种方法诊断DCM与临床综合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1)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疾病史、吸烟史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DCM的MR影像特征主要包括弧形延迟强化、左室扩大、壁运动异常、心肌纤维化、心肌水肿;DCM的超声心动图影像学特征主要包括左室腔扩大、二尖瓣反流、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变薄、左心房扩大、心肌收缩功能下降等。(3)MRI测量的LVEDV、LVESV水平分别为(131.96±20.38)、(48.28±8.06) mL,均高于超声心动图的(109.32±18.15)、(44.76±7.49)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2、5.25,P值均<0.05);MRI测量的LVEF水平为57.42%±8.29%,低于超声心动图检测的结果(62.13%±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P=0.022)。(4)超声心动图组40例患者中,检出DCM36例,诊断符合率90%;4例诊断结果阴性,分别为心尖肥厚型2例、双心室扩张型1例、左心室对称肥厚型1例。MR组40例患者中检出DCM39例,诊断符合率为97.5%;1例患者诊断结果阴性,表现为左心室弥漫性增厚。2组患者的DCM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P=0.356)。结论 MRI和超声心动图均能清晰显示DCM患者的心脏结构、左心室大小、形态、心肌厚度等特征;但对心功能指标的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两种方法均能有效诊断DCM,且MRI较超声心动图诊断符合率更高。
变异与畸形
双侧小隐静脉走行及汇入部位变异1例
马明宇, 吴海平, 渠沛霖, 党震华, 代云双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 29 (2): 128-129. ;  doi: 10.3760/cma.j.cn 101202-20230410-00100
全文: HTML (1 KB)  PDF (4102 KB)  ( 7 )
摘要 ( 27 )
个案报道
儿童第四脑室及全椎管纤维脂肪性错构瘤1例
邬玉芹, 战跃福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 29 (2): 130-132. ;  doi: 10.3760/cma.j.cn 101202-20230614-00154
全文: HTML (1 KB)  PDF (1993 KB)  ( 7 )
摘要 ( 25 )
综述
腰椎峡部裂性滑脱分型和分期的研究进展
许星柱, 王辉, 丁文元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 29 (2): 133-137.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30111-00013
全文: HTML (1 KB)  PDF (840 KB)  ( 3 )
摘要 ( 36 )
目的 总结腰椎峡部裂性滑脱分型和分期的研究进展。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2000年1月—2022年7月发表的有关腰椎峡部裂性滑脱分型和分期的文献共570篇,剔除无法获取全文、内容不符以及重复性研究等文献,最终纳入38篇文献,对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的分型及分期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由于X线易受髂骨遮挡的影响,基于X线的腰椎峡部裂性滑脱分期研究较少:根据峡部裂缝特征分为3期,但较为笼统;根据真性滑脱值和L5发育情况分型较为精确,可分为2型,但应用价值有限。CT较X线能更准确地评估腰椎峡部裂的程度,在显示腰椎峡部裂性滑脱方面优于X线。根据CT显示的峡部裂缝特征分为早期、进展期、终末期,根据此分期可在早期发现腰椎峡部裂性滑脱,但无法对峡部的细微形态变化进行评估。按照椎弓根峡部特征,在X线评估的基础上进行CT的分期,可分为极早期、晚期早期、进展期和晚期,其中早期是保守治疗的最佳时机,但研究存在局限;在此基础上重新分期,可分为非滑脱期、极早期、晚期早期、进展期及终末期,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的严重程度。MRI在显露骨髓水肿以及其他软组织病变方面具有优势。根据腰椎峡部裂性滑脱MRI影像特征将其分为0~5级,但是此分型方法在显示2级腰椎峡部裂性滑脱时效果不佳,可能导致漏诊。根据峡部裂及周围组织在MRI中的表现,可将腰椎峡部裂性滑脱分为A型和BⅠ、BⅡ、BⅢ型,但疾病的进展中并不是每种分型均会出现。联合应用X线、CT及MRI进行腰椎峡部裂性滑脱分期,可分为早期阶段、进展阶段以及晚期阶段,早期阶段及进展期阶段应积极保守治疗。而按手术方式对腰椎峡部裂性滑脱进行的分型,对临床决策更具指导意义。结论 目前,针对腰椎峡部裂性滑脱分型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X线、CT、MRI等影像学表现,以及基于不同手术方式进行的分型与分期研究,不同的分型及分期可指导脊柱外科医师更好地了解该病的形成机制、预测进展及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中开窗技术的研究进展
田中, 田志龙, 袁福康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 29 (2): 138-142.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30626-00164
全文: HTML (1 KB)  PDF (879 KB)  ( 24 )
摘要 ( 33 )
目的 探讨累及左锁骨下动脉(LSA)的主动脉夹层(AD)腔内修复术中开窗技术的研究进展。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及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2023年6月前公开发表的关于AD治疗和开窗技术的相关文献142篇,剔除内容不符、无法获取原文、重复性研究的文章,最终纳入48篇近期发表在较为权威期刊的文章,总结和分析累及LSA的AD腔内开窗技术的研究进展。结果 近年来开窗技术发展迅速且比较成熟,在累及LSA的AD治疗中表现出诸多优势,并成功应用于左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的解剖学变异患者的治疗。但该技术存在对位困难的缺点,术前3D打印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预开窗技术的对位成功率。结论 开窗技术是众多分支血管重建技术中的一种,在目前AD治疗以腔内介入为主的大环境下,凭借其创伤小、符合生理解剖结构、并发症少等优势,加上3D打印技术的辅助,在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中心
   >> 在线投稿/查稿
   >> 操作说明
   >> 投稿须知
   >> 版权转让协议
   >> 作者贡献声明
   >>
作者利益冲突公开声明
   >>
ICMJE数据共享声明
  审稿中心
   >> 专家审稿
   >> 审稿操作说明
  医学文献资源
   >>本刊数据
   >>PubMed
   >>万方数据
  合作伙伴
相关链接   中华医学会  万方数据 
版权所有 ©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皖ICP备09013305号-3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长淮路287号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233004
电话:0552-3062505 E-mail: cjac2014@vip.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