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Anatomy and Clinics
 
引用检索 快速检索 DOI 高级检索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承办: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编辑委员会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长淮路287号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
邮编:233004
电话:0552-3062505
   0552-3053847
Email:cjac2014@vip.163.com
网址:www.cjac.com.cn
名誉总编辑:王坤正
总编辑:周建生
编辑部主任:章新生
出版:《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
    责任公司
国内发行:安徽省蚌埠市邮政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
     有限公司 (北京399信
     箱,10044)
     代号:BM9107
邮发代号:26-190
定价:每期20.00元,全年240.00元
ISSN 2095-7041
CN 10-1202/R
  各期导读 更多>>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19, 24 (4)   Published: 2019-08-06
选择 | 合并摘要
应用解剖与临床·骨硬度研究

人体脊柱胸腰段椎骨显微骨硬度分布特征研究

李升, 张晓娟, 吴卫卫, 刘国彬, 王建朝, 殷兵, 胡祖圣, 付蕾, 张英泽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 24 (4): 313-317. ;  doi: 10.3760/cma.j.issn.2095-7041.2019.04.001
全文: HTML (2 KB)  PDF (1026 KB)  ( 445 )
摘要 ( 189 )
目的 探讨人体胸腰椎段椎骨显微骨硬度的分布特征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选取3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取出其T11~L2椎骨后剔除软组织。将每一个椎骨分为椎体区和附件区,经高精慢速锯切割成若干厚约3 mm的骨组织切片,12块椎骨标本共计产生72个骨组织切片。应用维氏显微硬度测量仪测量骨组织切片不同区域皮质骨和松质骨的显微硬度值,每一个区域选取5个有效显微硬度值,全体有效值的平均值作为该区域的硬度值。结果 12块椎骨共进行660次有效压痕实验并取得显微硬度值。(1)胸腰段椎休总体硬度为11.6 ~48.3 HV,其中皮质骨硬度为13.8~48.3(31.62±5.66) HV,松质骨硬度11.6~44.9 (29.62±5.38) HV;(2) 胸腰段椎体区和附件区皮质骨硬度分别为(29.99 ±5.27)HV和(32.92 ±5.63) HV,松质骨硬度分别为(28.44 ±4.79) HV和(30.81±5.71)HV,附件区均高于椎体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98、2.011, P值均<0.05);(3)椎体区皮质骨硬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下终板(33.94±4.31)HV、上终板(29.76±4.35)HV、外周终板(28.13±5.07)HV,下终板皮质的骨硬度高于上终板、外周终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附件区皮质骨中,硬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椎弓根皮质(34.78 ±5.30)HV、上关节突(33.73±5.68)HV、椎板(33.15±5.28)HV、横突(31.69±5.37)HV和下关节突(31.26 ±5.91)HV,其中椎弓根皮质骨硬度与横突和下关节突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本实验首次应用维氏显微硬度方法对人体胸腰椎段椎骨显微硬度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发现胸腰椎段椎骨附件区皮质骨、松质骨骨硬度分别高于椎体区皮质骨、松质骨骨硬度,胸腰椎段T11~L2之间、不同标本的胸腰椎段的骨显微硬度存在差异,但分布规律相对一致,是微观结构、力学承载共同作用的结果,符合人体正常生理及负重功能。本研究结果可为3D打印制备具有梯度硬度的人工椎骨提供数据支持。

人体肱骨干显微骨硬度分布特征的实验研究

张晓娟, 李升, 吴卫卫, 刘国彬, 王建朝, 殷兵, 胡祖圣, 付蕾, 张英泽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 24 (4): 318-321. ;  doi: 10.3760/cma.j.issn.2095-7041.2019.04.002
全文: HTML (2 KB)  PDF (1020 KB)  ( 260 )
摘要 ( 152 )
目的 测量并分析肱骨干不同层面和方位显微骨硬度分布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新鲜成人尸体标本3具(62岁男性、45岁女性和58岁男性),取其右侧肱骨干部分,垂直于肱骨干长轴水平,使用金刚石慢速锯在每一段精确切取厚3 mm的骨组织标本共7层,分别标记为第Ⅰ~Ⅶ层,进而区分为肱骨干上段(Ⅰ、Ⅱ层)、中段(Ⅲ~Ⅴ层)、下段(Ⅵ、Ⅶ层),并将每层划分为前、后、内、外四个区域;应用维氏金刚石显微硬度压头在标本表面进行硬度测量并分区统计,进而分析不同区域肱骨干显微硬度分布规律。结果 共获得肱骨干84个测量部位420个测量位点的有效测量值。分析显示,肱骨干总体硬度(47.52±6.01)HV,肱骨干中段整体硬度大于肱骨干上段及下段(F=11.594, P<0.01)。肱骨干7个分层中,Ⅳ层硬度最大(51.34±7.01)HV、Ⅶ硬度最小(45.72±6.25)HV;肱骨中段Ⅳ层内侧部分硬度最大(53.77±8.70)HV,肱骨干下段Ⅶ层后侧区域硬度最小(42.02±7.47)HV。肱骨干后侧整体硬度(45.28±6.47)HV,小于肱骨外侧(49.12±5.22)HV、内侧(48.28±6.10)HV、前侧(47.40±5.55)HV硬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47, P<0.01)。结论 肱骨干骨皮质不同层面及方位骨显微硬度存在差异,该分布规律数据可指导设计适应生理状态下骨骼应力传导特性的3D打印仿生内置入物。亦可对模拟生理状态下骨骼生物力学性能的骨骼建模及有限元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骨与软组织肿瘤专题

混合现实技术在骨与软组织肿瘤精准手术中的应用探索

马小军, 林艳萍, 黄亚磊, 孙伟, 沈嘉康, 孙梦熊, 傅泽泽, 王雷, 蔡郑东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 24 (4): 322-326. ;  doi: 10.3760/cma.j.issn.2095-7041.2019.04.003
全文: HTML (2 KB)  PDF (1016 KB)  ( 484 )
摘要 ( 166 )
目的 探讨混合现实技术在骨与软组织肿瘤外科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腋窝软组织肿瘤48岁女性住院患者1例,术前行64排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3.0 T MR平扫,获得DICOM原始数据,导入Visual Volume三维重构软件系统,对目标区域各种组织区分后行可视化边缘检测、分割、提取和测算,生成STL格式的三维网格模型,再将三维模型通过Hololens眼镜映射到真实世界形成混合现实三维影像,协助医生在术前进行手术设计、模拟手术操作以及与患者有效沟通,并在混合现实技术引导下行肿瘤切除术。结果 利用基于CT、MRI影像学原始数据的高清重建,在混合现实技术引导下,本例患者手术中可视化清晰显示骨骼、肿瘤组织与周围解剖结构,手术路径清晰,准确定位并于边界外完整切除肿瘤组织;肿瘤周围血管神经保留完整,术后肢体感觉、运动功能良好。术后病理诊断:神经鞘瘤。结论 混合现实技术可在骨与软组织肿瘤术中协助确定肿瘤边界并切除肿瘤,在骨与软组织肿瘤手术的个体化治疗上具有发展潜力。

锁骨后方软组织侵袭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分析

陈勇, 王络文, 史根兵, 金甬嘉, 张如明, 王春萌, 郑必强, 罗志国, 姚伟强, 王坚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 24 (4): 327-331. ;  doi: 10.3760/cma.j.issn.2095-7041.2019.04.004
全文: HTML (2 KB)  PDF (1038 KB)  ( 308 )
摘要 ( 294 )
目的 探讨锁骨切开入路手术治疗锁骨后方侵袭性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软组织外科收治的12例锁骨后方软组织侵袭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18~74岁;黏液纤维肉瘤4例,侵袭性纤维瘤4例,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骨外骨肉瘤1例,高级别梭形细胞肉瘤1例。肿瘤长径为4~12 cm(中位数为8 cm)。均行锁骨切开+软组织肿瘤切除+锁骨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术中锁骨劈开位置均位于锁骨中1/3段,术后三角巾制动4~6周。手术并发症按T94分级系统评价,手术前后患肢功能以肌骨肿瘤学会(MSTS)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12例患者肿瘤均得以完整切除,切缘R0为10例、R1为2例,未见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8(中位数为24)个月。术前患肢功能MSTS评分中位数为28分,术后6个月时评分中位数为28分。局部复发2例(分别为术后2个月和3个月复发),其中1例骨外骨肉瘤患者复发同时发现了脑转移,术后20个月死亡。结论 锁骨切开入路可安全应用于锁骨后方软组织侵袭性肿瘤的切除,术后患侧肢体功能良好,肿瘤控制满意。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促骨肉瘤侵袭转移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陈成龙, 孙雪娇, 李志慧, 孙晓娟, 韩鹏飞, 张龙, 吕智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 24 (4): 332-340. ;  doi: 10.3760/cma.j.issn.2095-7041.2019.04.005
全文: HTML (2 KB)  PDF (1561 KB)  ( 305 )
摘要 ( 201 )
目的 探讨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来源的外泌体对骨肉瘤侵袭及转移的影响。方法 利用人源骨肉瘤细胞株Saos-2采用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CAFs,显微镜下观察CAFs的形态,免疫组织化学观察α-SMA蛋白表达对CAFs进行鉴定。培养CAFs,采用ExoQuick-TC外泌体提取试剂盒分离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特异性标记蛋白β-actin、CD63表达情况对外泌体进行鉴定。培养人源骨肉瘤细胞株Saos-2,分为外泌体组和对照组,采用细胞划痕及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外泌体对Saos-2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选取一级5周龄BALB/c-nu雌性裸鼠12只,按编号随机分为外泌体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两组均采用皮下移植成瘤法在裸鼠右侧背部皮下接种人骨肉瘤Saos-2细胞与Matrigel基质胶混合悬液,建立裸鼠骨肉瘤肿瘤模型。造模结束后即刻进行尾静脉注射:外泌体组每只裸鼠通过尾静脉注射浓度为0.1 μg/μL的外泌体悬液30 μL,对照组裸鼠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1次/周,共注射6次。第1次注射后每日观察裸鼠成瘤情况,从裸鼠右侧背部皮下可触及肿块开始,测量两组裸鼠肿块的最长径和最长径的最大垂直短径,计算肿瘤体积,此后每周测量1次,共测量6次。完成最后一次测量后腹腔麻醉断椎法处死裸鼠,完整取出肿块并称重。取裸鼠肺组织进行切片HE染色观察两组裸鼠肺转移情况。结果 显微镜下观察CAFs呈长梭形,排列杂乱,无方向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CAFs的α-SMA蛋白表达阳性,提示CAFs提取成功。电镜观察外泌体呈70~100 nm圆形或椭圆形膜性囊泡状结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外泌体中CD63蛋白呈高表达,β-actin蛋白表达较弱,提示成功分离CAFs来源外泌体。细胞划痕实验、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外泌体组细胞迁移距离、迁移率、侵袭细胞数目分别为(0.19±0.02)mm、0.81%±0.11%、(53.67±5.69) 个,均高于对照组的(0.81±0.11)mm、0.32%±0.11%、(31.67±8.08) 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09、6.209、3.856, P值均<0.01)。外泌体组和对照组12只裸鼠采用皮下移植成瘤法接种人骨肉瘤Saos-2细胞与Matrigel基质胶混合悬液,均造模成功,实验过程中无一例动物死亡。两组裸鼠均于第1次注射肿瘤细胞后1周触及肿块,肿瘤体积均随着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9.428、8.477, P值均<0.05)。两组间比较,第1、2次测量肿瘤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第3~6次测量肿瘤体积,外泌体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97、4.825、3.516、2.706, P值均<0.05)。测量6次后处死裸鼠,剥除肿瘤,外泌体组肿瘤质量(1.62±0.29)g大于对照组(1.00±0.43)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9, P<0.05)。肺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两组裸鼠均发生肺转移,外泌体组肺组织转移灶数量为6.63(3,17)个,多于对照组的1.17(0,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36.000, P<0.01)。结论 CAFs来源的外泌体可增加骨肉瘤细胞株Saos-2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同时促进骨肉瘤的生长和肺转移的形成。

WT1基因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作用的实验研究

张翼, 李甲振, 张岩, 卢新昌, 张彬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 24 (4): 341-346. ;  doi: 10.3760/cma.j.issn.2095-7041.2019.04.006
全文: HTML (2 KB)  PDF (1096 KB)  ( 1262 )
摘要 ( 141 )
目的 探讨WT1基因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成骨细胞hFOB1.19、骨肉瘤细胞MG-63细胞, Western blot法观察WT1蛋白的表达情况。体外培养MG-63细胞,分为siRNA-1组、siRNA-2组、阴性对照组(NC)组、空白对照组,分别转染WT1 siRNA-1、WTI siRNA-2及NC链,空白对照只加入转染试剂。转染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siRNA-1组、siRNA-2组、NC组、空白对照组MG-63细胞WT1基因 mRNA的表达情况,选择抑制效果好的siRNA-2组用于后续实验。将转染后的MG-63细胞分为siRNA-2组、NC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WT1、Bcl-2、MMP-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骨肉瘤MG-63细胞中WT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1.29±0.14,明显高于成骨细胞hFOB1.19的0.23±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03, P<0.01)。qPCR检测结果显示,骨肉瘤MG-63细胞转染后,siRNA-1组、siRNA-2组WT1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NC组和空白对照组,其中siRNA-2的抑制效果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470, P<0.05)。根据此结果选择siRNA-2进行后续实验。转染siRNA-2后,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 siRNA-2组光密度(OD)值为0.63±0.10,明显低于NC组的1.04±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8, P<0.05);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显示,siRNA-2组MG-63细胞凋亡率为5.10%±0.41%,明显高于NC组的2.57%±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4, P<0.05);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siRNA-2组细胞Caspase-3的相对活性为2.74±0.29,明显高于NC组的1.07±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77, P<0.05);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结果显示,siRNA-2组侵袭细胞为(75.0±9.5)个,明显少于NC组的(118.0±8.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0, 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iRNA-2组WT1、Bcl-2、MMP-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63、3.979、4.232, P值均<0.05)。结论 WT1在骨肉瘤细胞中高表达,靶向下调其表达水平可以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诱导细胞凋亡,这可能与Bcl-2和MMP-2表达下调有关。

核因子-κB介导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对骨肉瘤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张鹏, 刘金燕, 段书音, 黄丽, 邵华, 冯斐斐, 姚伟涛, 蔡启卿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 24 (4): 347-352. ;  doi: 10.3760/cma.j.issn.2095-7041.2019.04.007
全文: HTML (2 KB)  PDF (1111 KB)  ( 144 )
摘要 ( 139 )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介导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对骨肉瘤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4~6周无特定病原体级Balb/c雄性裸鼠15只,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人骨肉瘤MG63细胞组、人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细胞组、MG63+THP-1混合细胞组3组,每组5只。于裸鼠右侧腋窝皮下注射浓度为1.0×108/mL的不同细胞悬液制备裸鼠成瘤模型:MG63细胞组裸鼠每只注射MG63细胞悬液0.2 mL,THP-1细胞组裸鼠每只注射THP-1细胞悬液0.2 mL,MG63+THP-1混合细胞组裸鼠每只注射MG63+THP-1混合细胞悬液(9∶1)0.2 mL。注射细胞后每天观察各组裸鼠是否出现移植瘤,从MG63组和MG63+THP-1混合细胞组均出现移植瘤当天开始,用游标卡尺测量移植瘤的长径和短径,并计算移植瘤体积,此后每5天测量1次,对比不同时间各组移植瘤生长情况;注射细胞后第25 天处死裸鼠,剥离移植瘤,对比各组移植瘤质量。将移植瘤置于10%甲醛中固定,制备石蜡切片,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移植瘤的肿瘤特征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观察各组移植瘤中核转录因子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定量分析比较各组移植瘤中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THP-1细胞组裸鼠没有形成移植瘤。MG63+THP-1混合细胞组和MG63细胞组的裸鼠分别从注射细胞后第7 天、第10天开始腋窝皮下可触及移植瘤,且随时间增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第10、15、20和25 天 MG63+THP-1混合细胞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分别为(474.4±56.1)、(945.0±79.7)、(2 886.0±462.3)、(3 319.6±388.4)mm3,均明显大于MG63细胞组的移植瘤体积(233.3±28.2)、(669.6±75.9)、(1 464.0±135.2)、(2 068.0±223.2)m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36、2.504、2.952、2.794, P值均<0.05)。在种植细胞后第25天处死裸鼠,MG63+THP-1混合细胞组移植瘤质量(0.920±0.134)g,明显大于MG63细胞组(0.544±0.079)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4, P<0.05)。移植瘤HE染色显示,MG63细胞组和MG63+THP-1混合细胞组移植瘤均可见明显的肿瘤特征改变。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显示,NF-κB蛋白在MG63细胞组和MG63+THP-1混合细胞组移植瘤组织和组织间隙均呈高表达状态;检测NF-κB蛋白表达水平,MG63+THP-1混合细胞组NF-κB蛋白吸光度值(0.362±0.006),明显大于MG63细胞组NF-κB蛋白吸光度值(0.326±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95, P<0.05)。结论 TAMs可以促进骨肉瘤的增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F-κB蛋白高表达有关。
断层解剖与影像

椎动脉V2~V4段的显微与断层解剖学研究

孙基栋, 刘颜, 刘军, 刘树伟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 24 (4): 353-357. ;  doi: 10.3760/cma.j.issn.2095-7041.2019.04.008
全文: HTML (2 KB)  PDF (1154 KB)  ( 474 )
摘要 ( 292 )
目的 探讨颅颈交界区椎动脉的解剖特点,为颅底手术入路中保护椎动脉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在15例10%甲醛固定成人尸头标本上,模拟枕下远外侧手术入路,暴露椎动脉V2~V4段,观察各段的毗邻关系并测量其长度。(2)应用冷冻铣切技术,获得1例新鲜成人尸头标本的冠状断层薄片并连续拍照,应用Amira4.1软件基于其中显露颅颈交界区结构的750张断层照片重建颅颈交界区三维模型,在连续断层照片及三维模型上追踪观察椎动脉的走行。结果 (1)在尸头标本上成功模拟了枕下远外侧手术入路,椎动脉V2段在第二颈神经前根前方,V3段椎动脉周围存在丰富静脉丛,V4段在迷走神经和副神经之间;椎动脉V2段左右两侧测量长度分别为(15.4±1.6)mm、(15.6±2.2)mm,V3段分别为(24.0±2.9)mm、(24.3±2.3)mm,V4段分别为(21.4±2.0)mm、(21.2±2.0)mm,各段两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成功建立基于1例新鲜成人尸头标本冠状断层拍照的颅颈交界区三维重建模型图,其解剖结构形态逼真。在冠状断面上追踪并结合三维模型观察到:椎动脉从C2横突穿出,向外后斜行进入C1孔,穿C1横突孔后在C1侧块上方向后走行,后内上穿硬脑膜进入颅内;在枕骨大孔入颅后,椎动脉发出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在桥脑延髓沟处与对侧椎动脉会聚形成基底动脉。结论 通过显微解剖和断层解剖三维重建模型观察,可以动态、持续、多角度及旋转观察椎动脉在颅颈交界区的走行;充分了解椎动脉在颅颈交界区的解剖定位,可在颅底手术中最大限度地保护椎动脉,提高手术效果。

应用3D打印技术改良髂骨螺钉技术的解剖测量与设计

付忠泉, 丁玲, 王永琪, 禤天航, 罗荣森, 文磊, 关宏刚, 曹正霖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 24 (4): 358-363. ;  doi: 10.3760/cma.j.issn.2095-7041.2019.04.009
全文: HTML (2 KB)  PDF (1142 KB)  ( 276 )
摘要 ( 136 )
目的 运用CT三维重建及3D打印技术进行改良髂骨螺钉技术的相关解剖学观测及钉道设计,探讨改良髂骨螺钉技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4月—2017年3月佛山市中医院60例患者骨盆CT检查数据,其中男女各30例,年龄21~65岁,骨骼发育均成熟且排除骨盆疾病。首先采用患者CT DICOM数据,使用Mimics Research 21.0软件进行骨盆CT三维重建,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骨盆3D打印模型。在60例骨盆CT三维重建模型上,分别按照传统髂骨螺钉(对照组)和改良髂骨螺钉(改良组)两种不同方法模拟植钉,测量最大进钉深度、尾向倾角、外向倾角、入钉点与髂后最高点垂直距离、与中线距离、钉道最窄髂骨厚径,测量数据分别纳入对照组和改良组,并进行组间、组内比较。在骨盆3D打印模型上采用改良髂骨螺钉技术分别植入直径7.5 mm长80 mm的髂骨螺钉,观察植钉成功率以及有无螺钉穿出或钉道受阻情况。结果 改良组以髂后上棘向尾侧1 cm处、髂骨缘内半中心点为进钉点,以髂前下棘与髋臼上缘中点为进钉方向,尾向倾角为28.6°±4.2°、外向倾角为32.8°±4.9°,为改良组的髂骨螺钉钉道。对照组的最大进钉深度(123.6±5.0)mm、钉道最窄髂骨厚径(14.5±3.6)mm、尾向倾角29.5°±2.1°、外向倾角31.4°±5.1°,与改良组的最大进钉深度(122.1±5.8)mm、钉道最窄髂骨厚径(15.4±2.7)mm、尾向倾角28.6°±4.2°、外向倾角32.8°±4.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的入钉点与髂后最高点垂直距离(0.0±0.0)mm、与中线距离(44.3±4.9)mm,与改良组的入钉点与髂后最高点垂直距离(16.5±2.9)mm、与中线距离(32.1±4.3)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072、14.496, P值均<0.05)。改良组中男性最大进钉深度(124.9±6.1)mm、外向倾角33.4°±5.6°、入钉点与髂后上棘垂直距离(17.3±1.9)mm、与中线距离(33.2±3.8)mm、钉道最窄髂骨厚径(15.5±2.9)mm,与女性最大进钉深度(122.3±5.5)mm、外向倾角32.2°±5.6°、入钉点与髂后上棘垂直距离(16.1±2.9)mm、与中线距离(31.0±4.8)mm、钉道最窄髂骨厚径(14.9±2.9)m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改良组中男性尾向倾角30.3°±3.6°与女性尾向倾角26.9°±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2, P<0.05)。60例3D打印模型均顺利植入髂骨螺钉,植钉成功率100%,未见螺钉穿出或钉道空间受限情况。结论 改良螺钉钉道的最大进钉深度、钉道最窄厚径、尾向倾角、外向倾角恒定,均能满足长度为8 cm、直径7.5 mm的髂骨螺钉,符合临床髂骨螺钉的植入安全性;改良后的进钉点与髂后最高点垂直距离、与中线距离,较传统进钉点更接近L5、S1椎弓根螺钉进钉点所在的直线,方便安装,并可降低进钉点切迹,减少并发症。改良髂骨螺钉是髂腰固定手术中一种较佳的髂骨植钉方式。

99Tcm-MIBI SPECT/CT在慢性肾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定位诊断中的应用

薛勤, 陈则君, 邵清, 赵可, 黄钱焕, 邹大中, 周斌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 24 (4): 364-369. ;  doi: 10.3760/cma.j.issn.2095-7041.2019.04.010
全文: HTML (2 KB)  PDF (1049 KB)  ( 174 )
摘要 ( 162 )
目的 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SPECT/CT显像在慢性肾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术前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8例慢性肾病SHP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13~72(44.54±14.07)岁。28例患者术前行甲状旁腺99Tcm-MIBI SPECT/CT显像及超声检查,均采用甲状旁腺全切术加自体移植术(tPTX+AT)治疗。统计术中检出甲状旁腺的位置、数目、大小;比较99Tcm-MIBI SPECT/CT显像和超声检查的甲状旁腺检出率,并将术中检出甲状旁腺按最大线径分为≥1 cm和<1 cm 两组,比较两种方法对两组不同大小甲状旁腺的检出率。结果 28例患者术中共检出甲状旁腺109枚,其中位于甲状腺背侧97枚;异位12枚,分别异位于颈动脉鞘内3枚、气管食管沟内2枚、纵隔内2枚、锁骨头平面2枚、甲状腺内2枚、胸腺内1枚。109枚甲状旁腺最大径线为0.7~3.8 cm,其中≥1 cm有57枚,<1 cm有52枚。99Tcm-MIBI SPECT/CT显像对甲状旁腺总检出率及最大径线<1 cm的甲状旁腺检出率分别为84.4%(92/109)、78.8%(41/52),均高于超声的69.7%(76/109)、55.8%(29/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533、6.722,P值均<0.05);而最大径线≥1 cm的甲状旁腺,99Tcm-MIBI SPECT/CT显像及超声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例患者合并甲状腺微小癌,有3例仅由超声检出。结论 99Tcm-MIBI SPECT/CT显像较超声对SHPT甲状旁腺的检出率高,能检出数目更多、直径更小的甲状旁腺;而超声对于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患者,更具有优势。建议临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99Tcm-MIBI SPECT/CT显像联合超声对慢性肾病SHPT进行术前定位诊断。

输精管盆腔段及其周围结构的多层螺旋CT多期图像融合显示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毓, 王焕军, 彭洋, 付文皓, 关键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 24 (4): 370-374. ;  doi: 10.3760/cma.j.issn.2095-7041.2019.04.011
全文: HTML (2 KB)  PDF (1103 KB)  ( 331 )
摘要 ( 206 )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期图像融合显示输精管盆腔段及其周围结构的可行性,并对输精管盆腔段显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前瞻性研究。以连续入组方式纳入2018年1月—2018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有多期MSCT盆腔扫描资料、年龄20~50岁的男性住院患者174例。对患者盆腔MSCT平扫期、静脉期及排泄期图像分别行容积重组,获得输精管盆腔段、髂血管、输尿管及膀胱图像,再进行图像融合。对融合图像进行评定:以双侧输精管盆腔段、输尿管及髂血管清晰显示,且无邻近器官干扰为合格图像,其余为不合格图像。归纳影响图像显示的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获得合格图像72例(41.4%),不合格图像102例(58.6%)。影响图像显示的因素有: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盆腔小肠积聚、邻近器官(膀胱和/或直肠)过度充盈、年龄。合格图像患者的BMI为17.19~31.49(24.49±2.93)kg/m2,不合格图像为14.17~27.95(20.59±3.02)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93, P<0.01);BMI≥22.55 kg/m2 为获得合格图像的界值,敏感度77.8%,特异度73.6%,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821。盆腔小肠积聚(72例)直接影响输精管盆腔段的显示,无法获得合格图像。无盆腔小肠积聚的102例患者中,无邻近器官过度充盈者与有邻近器官过度充盈者获得合格图像分别为84.6%(44/52)和56.0%(2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54, P<0.01)。按年龄段统计,合格图像比例随年龄增大而提高:20~30岁26.7%(8/30), 31~40岁39.6%(19/48),41~50岁46.9%(45/96),但不同年龄段的合格图像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36, P>0.05)。结论 MSCT多期图像融合可以直观、立体地显示输精管及其周围结构,尤其适用于BMI≥22.55 kg/m2的人群,在充分做好检查前准备的基础上,可获得合格的图像。
临床研究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二次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方治军, 张东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 24 (4): 375-379. ;  doi: 10.3760/cma.j.issn.2095-7041.2019.04.012
全文: HTML (2 KB)  PDF (990 KB)  ( 291 )
摘要 ( 188 )
目的 探讨颅内栓塞术后复发动脉瘤介入治疗后再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16年12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二次介入栓塞术治疗的复发动脉瘤患者69 例,其中男27例、女42 例,年龄25~76(48±10)岁;二次介入手术后再复发13例,再复发率为18.8%(13/69)。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分析复发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再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吸烟、 动脉瘤瘤颈宽度、动脉瘤部位、是否支架辅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两组患者动脉瘤大小、手术前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变化情况、术后Raymond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396、-5.955、-5.825, 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RaymondⅠ级为参照,RaymondⅡ级(OR=0.116,95%CI 0.025~0.546, P<0.01)和Raymond Ⅲ级(OR=0.052, 95%CI 0.008~0.350, P<0.01)为二次介入栓塞术后动脉瘤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栓塞不完全(RaymondⅡ级和Ⅲ级)是二次介入栓塞术后动脉瘤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再复发的颅内动脉瘤,二次介入术中选择合适的弹簧圈,尽可能栓塞完全无残留,意味着更低的再复发率。

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夹闭术中显露大脑中动脉M1段的手术策略

杨忠平, 吴山, 王向阳, 陈来照, 仝海波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 24 (4): 380-385. ;  doi: 10.3760/cma.j.issn.2095-7041.2019.04.013
全文: HTML (2 KB)  PDF (1189 KB)  ( 270 )
摘要 ( 195 )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分叉处(MCBIF)动脉瘤开颅夹闭术中安全显露大脑中动脉M1段的手术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8年3月山西大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60例(65个)MCBIF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31例,发病年龄35~65(40±0.5)岁。动脉瘤出血Hunt-Hess分级0级3例,Ⅰ级13例,Ⅱ级13例,Ⅲ级16例,Ⅳ级7例,Ⅴ级8例。在冠状位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上观察到,动脉瘤指向上方27个、指向外侧22个、指向下方16个。测量动脉瘤同侧大脑中动脉M1段的长度,观察M1段的曲度,模拟翼点开颅手术入路;采取近端或远端入路手术,指向下方和外侧的动脉瘤从上方显露大脑中动脉M1段,指向上方的动脉瘤从下方显露大脑中动脉M1段,并选择合适的动脉瘤夹夹闭动脉瘤。随访并观察动脉瘤复发情况,预后评价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并比较不同指向动脉瘤的预后差异。结果 大脑中动脉M1段长度为8.2~16.5( 13.5±0.3)mm。M1段曲度向下,动脉瘤指向上;M1段曲度向上,动脉瘤指向下;M1段平直向外,动脉瘤指向外。 CTA三维影像模拟手术入路中动脉瘤以及与周围血管的解剖关系与手术中所见解剖结构完全相符。所有动脉瘤夹闭可靠,术后6个月复查头颅CTA未见动脉瘤复发。随访6~36(18.0±2.5)个月,末次随访结果GOS评分:5分37例,4分10例,3分4例,2分3例,1分6例,不同指向动脉瘤的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充分利用CTA三维重建技术,明确动脉瘤的指向、大脑中动脉M1段的长度和曲度,精确评估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和M1段在侧裂内的投影方位,避开动脉瘤顶,采取合适的策略显露M1段,有效做到近端控制,是手术安全进行的可靠保障。

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异常对慢性鼻-鼻窦炎发病影响的临床研究

徐松波, 尤国军, 吴目武, 胡燕明, 刘成珠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 24 (4): 386-389. ;  doi: 10.3760/cma.j.issn.2095-7041.2019.04.014
全文: HTML (2 KB)  PDF (1010 KB)  ( 278 )
摘要 ( 127 )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解剖结构的异常在慢性鼻-鼻窦炎(CR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4年1月—2017年6月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与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CRS患者100例(CRS组)和非CRS的患者80例(非CRS组)的临床资料。采用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扫描联合应用方法,对两组患者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异常以及鼻中隔偏曲位置等鼻腔解剖结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 CRS组中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泡状中鼻甲和钩突肥大发生率分别为56%(56/100)、23%(23/100)、30%(30/100)和21%(21/100),高于非CRS组的27.5%(22/80)、11.25%(9/80)、15.0%(12/80)、10.0%(8/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701、4.198、5.590、3.979, P值均<0.05)。CRS组和非CRS组的中鼻甲方向偏曲发生率分别为16% (16/100)和7.5%(6/80),钩突气化发生率分别为3%(3/100)和1.2%(1/80),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与非CRS患者相比,CRS患者常见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泡状中鼻甲及钩突肥大等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异常,这些解剖结构的异常可能是CRS发病、发展的解剖学因素。应用鼻内镜观察鼻腔、鼻窦相关解剖结构,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CRS提供帮助。

侧卧位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临床疗效的比较

季文辉, 沈计荣, 姚晨, 张超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 24 (4): 390-395. ;  doi: 10.3760/cma.j.issn.2095-7041.2019.04.015
全文: HTML (2 KB)  PDF (1114 KB)  ( 279 )
摘要 ( 158 )
目的 比较侧卧位直接前入路(DAA)与后外侧入路(PL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4月—2018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53例,其中男64例、女89例,年龄21~81岁,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DAA组(79例)和PLA组(7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住院时间、脱离助行器独立行走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第1天摄骨盆正位X线片,并应用影像归档与通信系统(PACS)进行假体角度测量,进而依据Nakata方法判断股骨假体位置(以股骨假体内翻3°~外翻3°为假体处于中心性固定),依据Pradhan方法测量髋臼外展角和前倾角(以髋臼外展角30°~50°、前倾角5°~25°为髋臼假体位置安全范围)。结果 与PLA组相比,DAA组手术时间较长[(68.61±7.15)min与(63.45±8.82)min],切口长度较短[(10.47±0.88)cm与(12.06±0.91)cm],术中出血量较少[(131.40±42.83)mL与(155.70±48.09)mL],术后住院时间较短[(3.94±0.92)d与(4.79±0.95)d],脱离助行器独立行走时间较短[(3.91±1.09)d与(6.34±1.35)d],术后1、3天疼痛VAS较低[(4.05±0.70)分与(4.38±0.75)分、(2.47±0.80)分与(2.82±0.88)分],术后1、3个月Harris评分较高[(82.46±3.82)分与(77.59±4.78)分、(89.11±3.61)分与(85.82±3.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AA组术后髋臼外展角44.11°±4.61°、前倾角18.57°±3.81°,PLA组髋臼外展角43.04°±5.55°、前倾角18.27°±4.28°;髋臼杯位于安全区域比率DAA组为94.9%(75/79)、PLA组为93.2%(69/74),股骨假体位置居中率DAA组为93.6%(74/79)、PLA组为97.2%(72/74);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AA组与PL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6%(6/79)与8.1%(6/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侧卧位DAA较PLA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创伤更小、术后疼痛更轻、早期康复更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入路。

二期翻修手术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晚期慢性假体周围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江劲涛, 曹晓瑞, 杨重飞, 朱庆生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 24 (4): 396-402. ;  doi: 10.3760/cma.j.issn.2095-7041.2019.04.016
全文: HTML (2 KB)  PDF (1092 KB)  ( 398 )
摘要 ( 145 )
目的 探讨二期翻修手术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晚期慢性假体周围感染(PJI)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1年1月—2017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晚期慢性PJI的27 例(27 髋),其中男7 例、女20 例,年龄52~77(63.9±5.5)岁,均由同一主刀医生采用二期翻修手术的方法治疗。术后定期复查X线和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以评价假体稳定性和感染控制情况,结合患肢手术前后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SF-12生理、心理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27 例术后随访2.0~7.8(4.0±1.5)年。随访期间复查X线未见假体松动及骨溶解征象,假体稳定性良好;末次随访时患者均无感染征象,ESR和CRP均在正常范围,感染控制率100%,无一例感染复发。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由(6.0±1.1)分减轻至(0.4±0.5)分,Harris评分由(28.9±9.1)分提高至(80.4±11.3)分, SF-12生理评分由(23.0±2.8)分提升至(39.3±7.3)分、心理评分由(33.8±5.7)分提升至(51.7±1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80、28.650、10.683、11.656, P值均<0.05),显示中、短期临床疗效满意。结论 采用二期翻修手术治疗晚期慢性PJI安全、有效,术后中、短期感染控制率及假体稳定性高,关节功能良好。

8种肾小球滤过率预测公式对肾细胞癌患者肾功能评价的适用性及相关因素分析

刘贝贝, 郭园园, 张家俊, 汪盛, 王成勇, 陈志军, 薛胜, 刘建民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 24 (4): 403-409. ;  doi: 10.3760/cma.j.issn.2095-7041.2019.04.017
全文: HTML (2 KB)  PDF (1109 KB)  ( 531 )
摘要 ( 172 )
目的 评价8种常用的肾小球滤过率(GFR)预测公式对肾细胞癌患者肾功能评价的适用性,并分析影响预测公式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32例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术前测得的血清肌酐Scr值、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有无合并症、肿瘤T分期等资料。以外源性放射标记物同位素99Tcm-二乙三胺五醋酸 (DTPA) 的肾排泄率所测得的GFR参照值(rGFR)为标准,应用Bland-Altman分析法比较以下8种预测公式计算得出GFR评估值(eGFR)的偏差:改良 MDRD-1、改良MDRD-2,CKD-EPI公式,联合血清肌酐与胱抑素 C的公式,Cockcroft-Gault (C-G) 公式,基于胱抑素 C的公式 1,基于胱抑素C的公式2,简化 MDRD公式。通过单因素分析方法分别观察患者性别、年龄、BMI、T分期及合并症等对不同预测公式的影响。结果 以rGFR为标准比较8种计算公式的95%一致性分析,胱抑素C相关的2种公式均低估了GFR实际水平,其余6种公式均不同程高估了GFR实际水平。eGFR值偏差较小的3种公式依次是CKD-EPI(7.74 mL/min)、血清肌酐与胱抑素 C(7.87 mL/min)以及改良MDRD-1公式(7.98 mL/min),界外百分比最低的3种公式依次为改良MDRD-2(1.98%)、改良MDRD-1(2.48%)、 C-G公式(2.97%);eGFR值偏差最大的公式为:改良MDRD-2(22.22 mL/min)。通过单因素分析显示8种公式计算的eGFR结果在不同性别、BMI及T分期的肾癌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胱抑素C-1和胱抑素C-2两种公式计算结果外,其余6种公式计算的eGFR值在不同年龄段结果不同(随年龄的增高均减少),在合并症组较无合并症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CKD-EPI、联合肌酐胱抑素以及改良MDRD-1对于评价肾癌患者适用性较好,影响eGFR准确度的因素是多样的,患者年龄和是否存在合并症对预测公式的一致性影响较大。
短篇论著

手法复位结合改良入路经皮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观察

李伟元, 孙卫强, 刘坤, 王晓波, 刘波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 24 (4): 410-414. ;  doi: 10.3760/cma.j.issn.2095-7041.2019.04.018
全文: HTML (2 KB)  PDF (1051 KB)  ( 301 )
摘要 ( 151 )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结合改良入路经皮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0年1 月—2017年8月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创伤一科67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 38例,女29例;年龄60~81岁,平均 65.6岁。患者均应用手法复位结合改良入路经皮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观察患肩解剖复位、骨折愈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VAS评估患肩疼痛情况、采用Neer评分评定疗效。结果 6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60 min,平均 25 min;出血量10~40 mL,平均 25 mL。67例均获得随访9~48个月,平均18.5个月。患者术后均无神经血管损伤、骨不连、肱骨头坏死等情况发生。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为6~17周,平均12.5周。末次随访时VAS 为0~3分,平均 0.7分。同时Neer评分为 85~100分,平均 95分;疗效评定为优65例、良2例,优良率 100%。结论 手法复位结合改良入路经皮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满意,该方法具有安全、微创、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稳定性高、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腹腔镜广泛宫旁切除术在意外发现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

杨波, 李胜泽, 李玉芝, 孙蕊, 郭苏阳, 邵均均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 24 (4): 415-418. ;  doi: 10.3760/cma.j.issn.2095-7041.2019.04.019
全文: HTML (2 KB)  PDF (945 KB)  ( 283 )
摘要 ( 172 )
目的 探讨意外发现的宫颈癌(UDCC)行腹腔镜下广泛宫旁切除+阴道上段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6例全子宫切除术(5例经腹手术、1例腹腔镜手术)术后UD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6例患者44~62岁,宫颈鳞癌5例、宫颈腺癌1例,临床分期ⅠB1期5例、ⅠB2期1例,均行腹腔镜下广泛宫旁切除+阴道上段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观察患者两次手术间隔时间,再次腹腔镜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残余尿量、住院时间,术后病理检查观察阴道壁、宫旁组织、卵巢有无累及、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6例患者两次手术间隔时间平均19.3 d。腹腔镜手术时间平均154.2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16.7 mL,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平均14.5 d,测定残余尿量平均88.3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8.5 d。术中、术后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再次手术后病理检查提示:阴道壁、宫旁组织、卵巢未见癌累及,阴道切缘、宫旁切缘阴性;清扫盆腔淋巴结平均18.6枚,其中1例患者有2枚盆腔淋巴结转移,并伴有癌栓形成。6例患者术后随访14~27个月,期间未发现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UDCC临床少见,在掌握娴熟的手术技巧的基础上,行腹腔镜下广泛宫旁切除+阴道上段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UDCC是安全、可行的。
个案报道

回肠富于T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结肠癌一例

李卫平, 杜耀, 孔智渊, 王兵, 徐小慧, 朱露露, 王益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 24 (4): 419-420. ;  doi: 10.3760/cma.j.issn.2095-7041.2019.04.020
全文: HTML (2 KB)  PDF (1061 KB)  ( 245 )
摘要 ( 187 )
综述

蛛网膜颗粒的研究进展

李克磊, 王守森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 24 (4): 421-424. ;  doi: 10.3760/cma.j.issn.2095-7041.2019.04.021
全文: HTML (2 KB)  PDF (958 KB)  ( 676 )
摘要 ( 228 )
目的 总结蛛网膜颗粒(AG)的相关研究进展,为临床更好地开展AG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蛛网膜颗粒”“蛛网膜绒毛”“颅内高压”“脑静脉窦血栓”和“arachnoid granulation”“arachnoid villi”“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等为关键词分别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PubMed等数据库检索1960年1月—2018年9月关于AG或蛛网膜绒毛的文献,并对AG的组织学特点、解剖形态、影像学研究及其在相关脑血管疾病发生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AG是蛛网膜绒毛增大形成的肉眼可见的正常解剖结构,两者的组成部分和功能相似。AG最常出现在上矢状窦,其次是横窦。巨大AG(>10 mm)可引起静脉窦堵塞、颅内高压、甚至颅骨的外压型改变等。脑静脉血管造影是观察AG的优选方法,可结合CT、MRI等与相关性脑血管疾病鉴别诊断。结论 熟练掌握AG的组织解剖结构及影像学表现是研究临床病理状态下AG变化的重要基础。
版权所有 ©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皖ICP备09013305号-3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长淮路287号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233004
电话:0552-3062505 E-mail: cjac2014@vip.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