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Anatomy and Clinics
 
引用检索 快速检索 DOI 高级检索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承办: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编辑委员会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长淮路287号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
邮编:233004
电话:0552-3062505
   0552-3053847
Email:cjac2014@vip.163.com
网址:www.cjac.com.cn
名誉总编辑:王坤正
总编辑:周建生
编辑部主任:章新生
出版:《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
    责任公司
国内发行:安徽省蚌埠市邮政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
     有限公司 (北京399信
     箱,10044)
     代号:BM9107
邮发代号:26-190
定价:每期20.00元,全年240.00元
ISSN 2095-7041
CN 10-1202/R
  各期导读 更多>>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20, 25 (2)   Published: 2020-04-06
选择 | 合并摘要
应用解剖与临床·骨硬度研究

人体腕骨显微骨硬度分布特征的研究

殷兵, 李升, 郭家良, 王建朝, 张英泽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 25 (2): 93-97.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190902-00275
全文: HTML (2 KB)  PDF (2228 KB)  ( 367 )
摘要 ( 271 )
目的 探讨人体腕骨显微骨硬度的分布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3具新鲜冰冻成人尸体标本(62岁男性、58岁男性、45岁女性),将右侧腕骨软组织剥离后,用慢速锯分别在舟骨、月骨、头状骨、钩骨、大多角骨和小多角骨切取厚3 mm的骨组织标本。舟骨选取舟骨结节、腰部内外侧和舟骨体部,月骨选取腕关节面、掌侧面、背侧面和远端,头状骨、钩骨、大多角骨和小多角骨选取外层皮质不同区域,应用德国KB-5型显微维氏硬度仪测试标本不同区域的硬度值,采用50 gf力加载50 s、维持12 s的标准操作方法进行硬度值测定,每个区域选取 5 个有效值,全体有效值的平均值作为该部位的骨硬度值。观察不同骨骼间及骨骼内部不同区域的骨硬度值差异。结果 3具标本中共取得舟骨、月骨、头状骨、钩骨、大多角骨和小多角骨标本切片18片,测量位点255个。腕骨不同骨骼骨硬度从高到低依次为钩状骨(39.04±5.79)HV、头状骨(38.98±6.17)HV、舟骨(37.72±5.85)HV、大多角骨(35.89±4.75)HV、月骨(33.65±5.42)HV及小多角骨(31.82±5.54)HV,不同骨骼间总体骨硬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83,P<0.01)。舟骨、月骨内部不同区域骨硬度分布近似,舟骨结节、腰部外侧、腰部内侧和舟骨体部骨硬度分别为(37.07±5.77)、(37.51±6.39)、(40.00±5.64)、(36.31±5.47)HV,其中腰部内侧骨硬度最大,舟骨体部骨硬度最小,4部位间骨硬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29,P>0.05)。月骨腕关节面、掌侧面、背侧面和远端骨硬度分别为(33.57±3.61)、(34.58±6.04)、(35.47±5.24)、(30.97±5.88)HV,其中背侧骨硬度最大,远端骨硬度最小, 4个部位间骨硬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40,P>0.05)。结论 健康人腕骨不同骨骼间硬度各有不同,舟骨和月骨内部各部位骨硬度分布均匀一致。测量腕骨显微骨硬度值,了解其分布特征,有助于了解腕骨微观生物力学性能,亦可指导腕骨骨折内固定方法的选择,设计制作更加符合人体生理状态下的腕部骨骼假体及建立腕部肌骨组织的有限元模型。临床试验注册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号为ChiCTR-BPR-17010818。

人体耻骨上、下支显微骨硬度分布特征研究

刘国彬, 殷兵, 王建朝, 李升, 张晓娟, 吴卫卫, 胡祖圣, 刘雅克, 张英泽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 25 (2): 98-101. ;  doi: 10.3760/cma.j.cn101201-20190612-00192
全文: HTML (2 KB)  PDF (2072 KB)  ( 367 )
摘要 ( 221 )
目的 探讨人体耻骨上、下支显微硬度的分布特征。方法 由河北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3具新鲜冰冻成人尸体标本(标本A为62岁男性、B为45岁女性、C为58岁男性),取出耻骨支并剔除附着之软组织。使用微型台锯及高精慢速锯将耻骨上、下支各分成3等份,每份进行均分切割,将骨骼制成厚3 mm的骨组织切片,固定在载玻片上并进行标记。依次用800、1 000、1 200、2 000、4 000目碳化硅粒砂纸打磨标本。应用德国KB-5型显微维氏硬度仪测试标本不同区域的硬度值,采用50 gf力加载50 s、维持12 s的标准操作方法进行硬度值测定,每一个区域选取5个有效显微硬度值,全体有效值的平均值为该区域的硬度值。结果 A、B、C 3具标本耻骨上支骨硬度值分别为(27.99±6.03)HV、(29.93±4.86)HV、(33.42±5.15)HV, 耻骨下支骨硬度值分别为(33.99±3.10)HV、(37.95±5.39)HV、(36.19±3.87)HV,3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上支=9.540、F下支=12.890, P值均<0.01)。3具标本耻骨下支骨硬度值均高于上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A=3.432、tB=4.280、tC=3.874, P值均<0.01)。结论 人体耻骨下支显微骨硬度高于耻骨上支。这一耻骨显微骨硬度分布特征的首次发现,可辅助阐释耻骨支骨折的损伤机制,为研发符合该部位骨硬度特点的内固定物,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临床试验注册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号为ChiCTR-TNC-17010818。
断层解剖与影像

扩散峰度成像在预测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中的应用价值

李丹丹, 崔艳芬, 杨晓棠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 25 (2): 102-108.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190512-00160
全文: HTML (2 KB)  PDF (3255 KB)  ( 422 )
摘要 ( 238 )
目的 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定量参数在预测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6年11月—2018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152例直肠腺癌患者的资料,其中男92例,女60例;年龄33~86岁,平均61岁。患者均于术前行常规MRI和功能DKI序列检查,由2名放射科医师双盲勾画感兴趣区,应用MatLab软件计算两组患者DKI定量参数平均表观扩散系数(MD)、平均峰度(MK)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并采用组内相关系数进行一致性分析。术后均进行KRAS基因检测,依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野生组和突变组两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MD、MK、ADC。绘制DKI定量参数诊断KRAS基因突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根据约登指数确定各定量参数的最佳诊断阈值,以及相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并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定量参数的ROC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152例直肠癌患者中,KRAS基因突变组74例,野生组78例,基因突变率为48.6%(74/152)。突变组患者的ADC、MD、MK值分别为(1.18±0.18)×10-3 mm2/s、(1.28±0.18)×10-3 mm2/s、0.97±0.11,野生组分别为(1.33±0.18)×10-3 mm2/s、(1.42±0.17)×10-3 mm2/s、0.82±0.09;突变组ADC、MD值均小于野生组患者,而MK值则大于野生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24、4.882、-8.809, P值均<0.01)。ROC曲线显示,ADC、MD、和MK值预测KRAS基因的AUC分别为0.758、0.740、0.845,灵敏度分别为75.7%、82.4%、77.0%,特异度分别为68.0%、57.8%、84.6%。DeLong检验结果显示,MK值的AUC明显高于ADC和MD值(P值均<0.01),而ADC值和MD值间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KI定量参数MD、MK和ADC值,在预测直肠癌的KRAS基因突变方面均有一定的价值,其中MK值有更高的AUC和特异度,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髂静脉压迫特征和分型的研究

李嘉颖, 孙志超, 许茂盛, 陈武杰, 周科峰, 陈海波, 徐志超, 孙尚龙, 陈刚, 王舒婷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 25 (2): 109-115.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190610-00189
全文: HTML (2 KB)  PDF (3258 KB)  ( 307 )
摘要 ( 258 )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无下肢症状的髂静脉压迫人群的髂静脉压迫特征和分型。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6月—10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腹部或下腹部MSCT增强扫描中发现存在髂静脉压迫的200例无下肢疾病症状受检者,其中男92例、女108例,年龄18~92岁。分析受检者的左、右侧髂静脉的压迫类型、压迫点个数、最大压迫部位及发生率;测量最大压迫部位髂静脉短径、面积、近远端1 cm髂静脉面积、压迫范围、髂总静脉与下腔静脉的夹角,计算最大压迫部位髂静脉狭窄率。应用SPSS 25.0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指标:(1)比较左、右侧髂静脉压迫的部位及定量指标测量值;(2)左侧及右侧髂总静脉压迫的不同年龄、性别、面积、狭窄率的差异;(3)左、右侧髂总静脉不同狭窄程度时的性别差异;(4)髂静脉压迫分型的基本特征及各型之间定量特征。结果 (1)最大压迫部位:位于左髂总静脉180例、右髂总静脉56例、下腔静脉分叉处10例、左髂外静脉7例、左髂总静脉分叉处3例和右髂外静脉1例;左髂总静脉受压占比(90.0%)较右髂总静脉(28.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909, P<0.01),但不同年龄段(<65岁与≥65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8, P>0.05);左、右侧髂静脉压迫的面积、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正交断面上左、右侧髂总静脉最大压迫部位短径分别为(6.0±2.6)、(8.3±2.8)mm,压迫范围分别为(11.2±2.1)、(10.0±2.4)mm,同侧髂总静脉与下腔静脉延长线的夹角分别为38.8°(20.2°)、17.7°(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2)在<65岁和≥65岁年龄段者的女性的左、右侧髂总静脉受压面积均小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狭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左、右侧髂总静脉狭窄程度≥25%和≥50%时,男女性别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髂静脉压迫分型:Ⅰ型,左髂总静脉单一压迫占20.5%(41/200);Ⅱ型,左髂总静脉双重压迫,占36.5%(73/200);Ⅲ型,左右髂总静脉双侧压迫,占23.5%(47/200)、Ⅳ型,其他压迫类型,占19.5%(39/200)。各型间年龄、性别、狭窄率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压迫点个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无下肢症状的髂静脉受压人群MSCT多平面重建显示髂静脉受压部位不固定,左侧髂总静脉受压发生率最高,其次是右侧髂总静脉受压,可将髂静脉受压情况分为四种类型(Ⅰ~Ⅳ型),其中以Ⅱ型左髂总静脉双重压迫最为常见。

左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左髂总静脉受压的CT影像研究

崔晋, 于婷, 郭晶晶, 殷允娟, 吴清华, 姜建威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 25 (2): 116-122.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190514-00162
全文: HTML (2 KB)  PDF (2081 KB)  ( 458 )
摘要 ( 243 )
目的 探讨左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左侧髂总静脉受压迫情况,以及左髂总静脉狭窄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11月—2019年2月在南通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下肢静脉CT造影(CTV)的263例左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CTV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44例、女119例,年龄18~88(61.9±11.9)岁。将患者按年龄分为18~45、46~55、56~65、66~75和≥76岁组。在CTV矢状位重建图像上,分别测量左髂总静脉受压点及受压点近心端、远心端各1 cm处的前后径D1、D2、D3,并计算左侧髂总静脉狭窄率(Dsr)。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左侧Dsr。依据左侧Dsr值将狭窄程度分为Dsr<25%、25%≤Dsr<50%、Dsr≥50%,评估不同狭窄程度与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 263例左下肢静脉曲张患者Dsr为22.0%(13.5%,31.8%),其中Dsr≥50% 21例(8.0%),25%≤Dsr<50% 77例(29.3%),Dsr﹤25% 165例(62.7%)。男性18~45、46~55、56~65、66~75、≥76岁组Dsr分别为34.6%±16.7%、25.8%±14.8%、20.0%±11.6%、16.6%±10.9%、17.2%(13.8%,21.1%),女性分别为24.6%(21.7%,41.8%)、24.4%(19.9%,33.0%)、27.6%±18.2%、22.7%±18.6%、16.9%±13.5%。总体女性患者Dsr大于男性患者(Z=-2.165, P<0.05)。相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间比较,仅56~65岁组女性患者Dsr大于男性患者(t=-2.199, P<0.05),其余各年龄组Dsr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性不同年龄组间比较:Dsr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18, P<0.01);两两比较显示,18~45岁组的Dsr明显大于其余各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年龄组间Ds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性患者不同年龄组间D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42, P>0.05)。男性、女性及总体Dsr均与年龄呈负相关(r男性=-0.305、r女性=-0.244、r总体=-0.272, P<0.01)。左侧髂总静脉狭窄程度与不同年龄组间存在线性趋势关系,且为负相关(χ2=13.215, R=-0.225, P值均<0.01)。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大,左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左侧髂总静脉狭窄严重程度逐渐降低;年轻男性患者Dsr最大。对左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应检查左髂总静脉受压情况,狭窄率≥50%时应同时行左侧髂总静脉血管腔内治疗,解除左侧髂总静脉压迫情况。

透明隔间腔的MR影像解剖学研究

周洪语, 叶晓来, 马军峰, 刘强强, 王昌泉, 徐纪文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 25 (2): 123-128.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190530-00178
全文: HTML (2 KB)  PDF (3285 KB)  ( 1169 )
摘要 ( 317 )
目的 探讨透明隔间腔的透明隔腔(CSP)和韦尔加腔(CV)的MRI特点并对其进行影像学分型,以便在选择手术入路时作为辅助参考。方法 纳入2019年1—4月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行常规5.0 mm层厚头颅MR扫描的患者200例,观察透明隔间腔的出现概率和形态学特点,进行影像学分型。针对临床最为常见的CSP类型,纳入2018年3月—2019年3月难治性癫痫患者75例,行1.0~2.0 mm薄层MR扫描,经图像融合和三维重建,分别在横断面、冠状面图像中测量CSP长、宽、高的最大径,计算平均值。结果 200例头颅常规MR扫描,可以观察到CSP者189例(94.5%),提示存在显性CSP者占大多数。CSP通常显示在经室间孔层面及其上方1个层面,位于胼胝体膝部的后方和穹窿柱的前上方。将CSP进行MR影像学分型:闭合型(Ⅰ型)、间隙型(Ⅱ型)、扩张型(Ⅲ型)、囊肿(Ⅳ型)和畸形变异(Ⅴ型)5个类型,分别占比4.5%(9/200)、91.5%(183/200)、1.5%(3/200)、1.5%(3/200)和1.0%(2/200)。CV按影像学可分为:单独出现或者与CSP融合,各占比1.0%(2/200)和1.5%(3/200)。最常见的CSP间隙型(Ⅱ型)的三维形态学测量,MRI可见的长、宽、高,均值为2.3 mm、1.5 mm、3.6 mm。结论 CSP在MRI呈现多种形态,体积大小差别不一。术前通过MRI判断CSP是否存在以及CSP分型,可以作为选择透明隔分离方式和手术路径的重要参考指标。
临床研究

大隐静脉重建颈动脉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孙宇, 王晓雷, 张烨, 徐萌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 25 (2): 129-134.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191107-00336
全文: HTML (2 KB)  PDF (2951 KB)  ( 415 )
摘要 ( 219 )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在颈动脉重建手术中的应用以及对恶性肿瘤侵犯颈动脉的患者行颈动脉重建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17年11月—2019年9月18例行肿瘤切除颈动脉重建的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47~72(58.8±6.6)岁;甲状腺乳头状癌11例,头颈部鳞癌7例,其中5名患者在术前接受过放射治疗。完成综合术前检查后,术中完整切除肿物及受侵的部分颈动脉,并以自体大隐静脉重建颈动脉。观察患者术前颈部超声及颈部CT提示肿瘤包绕角度、下肢静脉超声所提示的大隐静脉情况及距汇入股静脉远心端5 cm处内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移植大隐静脉侧别、供体大隐静脉长度、术中颈动脉阻断时间、肿瘤包绕颈动脉角度、受体颈动脉吻合处内径,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患者住院时间、重建血管的通畅情况、有无出现神经系统及下肢供区并发症,随访期间有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病例。结果 术前超声探查及颈部CT示,18例患者大隐静脉在距汇入股静脉远心端5 cm处内径(0.53±0.14)cm;颈部CT扫描见肿瘤对颈动脉的包绕角度均超过180°,其中超过270° 15例、全部包绕颈动脉9例。术中大隐静脉取材长度(7.3±1.1)cm,取用左侧大隐静脉9例、右侧大隐静脉9例。颈动脉近心端吻合处均为颈总动脉,内径(0.74±0.06)cm;远心端吻合处位于颈总动脉14例,颈内动脉4例,内径(0.71±0.17)cm。术中颈动脉阻断时间(640±117)s。术中观察颈动脉受侵角度190°~360°(317°±56°),与术前影像学检查一致。18例患者手术时间4~6 h,术中出血200~500 mL,住院时间7~28 d(平均13.13 d)。术后病理提示侵犯颈动脉血管壁组织13例。术后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1.06个月。18例中,死亡2例、局部复发1例,余15例无瘤生存;术后颈动脉CT血管成像示重建血管均通畅,未见移植血管破裂、感染、狭窄及假性动脉瘤形成,供区下肢均未见水肿、跛行等血液循环障碍并发症。结论 在头颈部肿瘤患者的颈动脉重建手术中,大隐静脉具有易于取材、移植物感染率低等优势,同时该手术能在低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下安全、完整地切除肿瘤,值得推广应用。

髌骨外侧关节面截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前痛的影响

赵潇雄, 林源, 张博, 任世祥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 25 (2): 135-140.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190810-00250
全文: HTML (2 KB)  PDF (2623 KB)  ( 238 )
摘要 ( 226 )
目的 探讨髌骨外侧关节面截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膝前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5年3月—2018年6月528例接受TK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6例、女432例,年龄54~83(68.27±7.29)岁。术中行单纯髌骨周围骨赘清除274例(骨赘清除组),行髌骨外侧关节面截骨254例(关节面截骨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手术时间及髋膝踝角等基线资料,比较术前与术后髌骨倾斜角、Blackburen-Peel(BP)指数、外侧髌骨角、髌股指数,以及术后6个月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前痛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骨赘清除组和关节面截骨组比较,术前髌骨倾斜角、BP指数、外侧髌骨角及髌股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1个月髌骨倾斜角(15.00°±1.70°与13.88°±2.87°)、外侧髌股角(6.80°±4.94°与10.72°±4.37°)、髌股指数(2.02±0.43与1.56±0.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24、9.672、11.995, P值均<0.01)。术前与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BP指数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赘清除组术前与术后1个月髌骨倾斜角、外侧髌股角及髌股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17、4.861、12.244, P值均<0.05),关节面截骨组外侧髌骨角(8.02°±3.88°和10.72°±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28, 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KSS及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关节面截骨组患者术后6个月膝前痛的发生率为0.8%(2/254),低于骨赘清除组(5.5%,15/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95,P<0.05)。结论 TKA术中髌骨外侧关节面截骨可以在影像学上有效减少髌骨的倾斜角度,改善膝关节术后功能,减少术后膝前痛的发生率。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非瘫痪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效果观察

梅晓亮, 郭亭, 丁浩, 包倪荣, 王北岳, 周利武, 张雷, 赵建宁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 25 (2): 141-145.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190703-00213
全文: HTML (2 KB)  PDF (2069 KB)  ( 347 )
摘要 ( 198 )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非瘫痪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4月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12例非瘫痪侧因DDH行THA的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35~52岁,平均40.2岁;CroweⅠ型6髋,CroweⅡ型5髋,CroweⅢ型1髋。患者均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对比手术前后患者Harris 髋关节评分和疼痛VAS变化,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定疗效。结果 本组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1~91(64.9±11.0)min;术中出血量203~347(282.7±44.4)mL,术后急性失血量353~485(414.2±51.6)mL;术后住院时间4~9 d。术后无感染、骨折、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手术切口均获得一期愈合。术后患者均获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期间,患者下地行走良好,无假体脱位及假体松动发生。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较术前明显增加,分别为(62.8±7.52)和(90.2±2.64)分;末次随访VAS较术前明显降低,分别为0.00(0.00, 0.00)分和4.00(3.00, 6.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913、Z=10.864,P值均<0.05)。术后髋关节Harris 评分评定:优10髋,良2髋。结论 通过对髋关节假体安放位置进行合理设计,采用THA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非瘫痪侧DDH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改良微创直接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观察

周华骏, 朱晨, 尚希福, 周章武, 方诗元, 马锐祥, 张林林, 李乾明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 25 (2): 146-151.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190612-00193
全文: HTML (2 KB)  PDF (2878 KB)  ( 225 )
摘要 ( 208 )
目的 探讨改良微创直接前侧入路(LDA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可靠性、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行LDAA和后外侧入路(PL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64例,其中男181例、女183例,年龄46~79(56±11)岁。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2组,其中LDAA组184例,PLA组1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48 h出院率、输血例数,以及总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术后1个月拍摄标准骨盆正位X线片,对患者臼杯前倾角度、臼杯外展角度、臼杯安全范围例数、股骨柄周边透明带评分、股骨柄中置例数及双下肢长度差异进行X线影像学评估。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疼痛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DAA组术中出血量、输血率、住院时间、48 h出院率分别为(250±123)mL、1.09%、(47.5±2.5)h、85.87%,PLA组分别为(370±184)mL、17.78%、(66.5±3.5)h、85.87%。与PLA组比较,LDAA组术中出血量少、输血率低,住院时间短,48 h出院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术中、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14(12±1.5)个月。术后1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380、9.170,P值均<0.05);而不同时间点两组间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1个月骨盆正位X线片影像学评估,两组患者臼杯前倾角度、臼杯外展角度、臼杯安全范围率、股骨柄周边透明带评分、股骨柄中置率及双下肢长度差异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经LDAA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式安全,临床疗效可靠,更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创伤性腰5椎体完全性前脱位一例及文献复习

刘伯龄, 张煌, 王华锋, 叶小伟, 梁珪清, 陈伟, 陈齐勇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 25 (2): 152-158.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190522-00170
全文: HTML (2 KB)  PDF (2938 KB)  ( 243 )
摘要 ( 170 )
目的 报道1例少见的创伤性L5椎体完全性前脱位病例,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52岁女性创伤性L5椎体完全性前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及PubMed等数据库中,以“创伤性腰骶椎完全性脱位”“创伤性腰骶椎完全性滑脱”和“traumatic complete lumbosacral dislocation”“traumatic lumbosacral spondyloptosis”为中英文关键词,检索2019年1月前有关L5椎体创伤性完全性前脱位的相关文献,共纳入10篇10例L5椎体创伤性完全性前脱位的英文文献报道。结合本例诊治过程,总结该损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损伤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 本文1例成年女性因交通事故致L5椎体完全性前脱位伴神经损伤,行单纯后路减压、复位及椎间植骨融合术,术后完全复位,随访6个月复位无丢失,内固定物无松动,患者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合文献报道的10例,共11例创伤性L5椎体完全性前脱位,男9例、女2例,年龄18~57岁,多由高能量暴力伤导致腰骶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及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影像学提示L5椎体相对于骶骨椎体前移超过100%,多合并脊柱后方附属结构破坏;治疗多提倡早期手术减压、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以重建腰骶段稳定性及改善神经功能状态。结论 急性创伤性L5椎体完全性前脱位临床较为罕见,生物力学极不稳定,且多合并神经损伤。其发生机制尚存争议。早期采取手术减压、复位及融合有助于改善预后。尽管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手术方式,但单纯后路减压复位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处理创伤性L5椎体完全性前脱位的一种安全、有效术式。

背阔肌皮瓣转移腋窝成形联合瘢痕松解术在腋部严重瘢痕挛缩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赵洪顺, 周倚墨, 李永刚, 徐柯烽, 高顺红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 25 (2): 159-163.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190605-00185
全文: HTML (2 KB)  PDF (2103 KB)  ( 389 )
摘要 ( 179 )
目的 探讨背阔肌皮瓣局部转移腋窝成形术联合瘢痕松解修复烧灼伤后腋部严重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7年10月,青海红十字医院骨外科采用背阔肌皮瓣局部转移腋窝成形术修复9例腋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其中男7 例、女2例,年龄22~43 岁。受伤原因:电击伤3例,烫伤4例,热压伤2例;腋部瘢痕挛缩畸形程度:轻度3例、中度5例、重度1例;受伤至整复时间为3~10年。患者均为上肢、前胸及腋部烧灼伤后导致瘢痕挛缩畸形,术前患者肩关节外展角度为47.5°±19.7°。术中先行瘢痕松解,松解后的皮肤缺损采用背阔肌皮瓣转移覆盖,切取皮瓣面积7 cm×12 cm~12 cm×20 cm,供区直接缝合或全/中厚皮片植皮覆盖。结果 本组9例患者术后随访9~2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皮瓣均成活,1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治愈;6例供区直接缝合,3例部分缝合后小面积缺损采用全/中厚皮片移植覆盖,植皮均成活,所有病例供区均无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随访,皮瓣质地柔软,外观佳,肩关节活动明显改善,外展角度达127.8°±23.5°,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860, P<0.01)。结论 背阔肌皮瓣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强,术后皮瓣成活率高,外观佳,肩关节功能恢复好,临床效果满意。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神经性瘙痒的临床特征及其意义

许力, 李玉玉, 刘楚楚, 许娟娟, 郝佳妮, 屈洪党, 周华东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 25 (2): 164-168.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190614-00195
全文: HTML (2 KB)  PDF (1313 KB)  ( 564 )
摘要 ( 201 )
目的 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神经性瘙痒(NP)的临床特征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9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35例NMOS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26例,年龄13~85岁。依据是否合并NP,分为单纯NMOSD组(25例)和合并NP组(1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Ab)阳性、性别、发病年龄、受累脊髓节段、脊髓病变分布及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等;分析NP的临床特点,NP发作与病程、病变部位的关系,NP的治疗效果。结果 35例NMOSD患者中10例(28.6%)有NP表现,男4例、女6例。合并NP组患者AQP4-Ab阳性(10/10)较单纯NMOSD组(60%,15/2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两组患者性别分布、发病年龄、受累脊髓节段及EDSS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0例NP患者均为10 d内先后出现NP及其他脊髓炎或脑干症状,其中2例NP为NMOSD首次发病的首发症状,3例为复发的首发症状。NP常发生于颈枕部、上肢、肩胛部、面部及其他部位,呈中重度;9例(9/10)NP的发生部位经MRI证实与受累的脊髓节段有明确的关系。结论 NP可能是NMOSD患者被忽视的一种较为常见的首发症状之一,可能与AQP4-Ab阳性有关,对脊髓的病变定位有一定的提示意义,也可能提示NMOSD急性脊髓炎的发作,了解其临床特征具有一定的诊断、定位诊断及指导治疗等临床价值。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与CO2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疗效的Meta分析

王斌, 孙海, 江涛, 许亚佳, 蒋成义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 25 (2): 169-175.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191101-00332
全文: HTML (2 KB)  PDF (2544 KB)  ( 392 )
摘要 ( 252 )
目的 系统评价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与CO2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网络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检索时限从数据库建立至2019年7月。搜集比较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射频消融组)和CO2激光(CO2激光治疗组)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相关研究文献,检索词包括早期声门型喉癌、喉癌、喉鳞状细胞癌、等离子、激光手术、经口显微手术,以及 Laryngeal canc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CO2 laser等。完成相关文献的筛选,阅读和文献质量评估,并从中提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和术后黏膜、嗓音恢复情况的研究数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3篇文献,其中5篇为随机对照试验,8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文献质量Newcastle-Ottawa Scale评分结果为8分3篇、7分7篇、6分3篇。共纳入1 110例患者,其中射频消融组584例,CO2激光治疗组526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射频消融组患者的手术时间(WMD=-12.97,95% CI -16.69~-9.24, P<0.01)、术后第2天疼痛程度(WMD=-0.09,95% CI -0.17~-0.00, P<0.05)、住院时间(WMD=-1.14,95% CI -2.12~-0.16,P<0.05)、术后1个月黏膜恢复(WMD=-0.28,95% CI -0.48~-0.08, P<0.01)、术后1个月嗓音恢复[Jitter值(WMD=-0.94, 95% CI -1.61~-0.28, P<0.01),Shimmer值(WMD=-1.20,95% CI -1.31~-1.10, P<0.01)]等方面均优于CO2激光治疗组,但CO2激光治疗组在减少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低温射频消融组(WMD=0.81,95% CI 0.20~1.43,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早期声门型喉癌的治疗中,与CO2激光手术相比,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术后黏膜恢复和嗓音恢复优,但术中出血多。

经剑突下孔直接取石法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

杨雷, 邢宝平, 荣超, 李巍, 马静, 田兴梦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 25 (2): 176-179.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190524-00171
全文: HTML (2 KB)  PDF (1186 KB)  ( 255 )
摘要 ( 179 )
目的 探讨经剑突下孔直接取石法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1月—2018年4月8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58例,年龄25~78(50.8±10.5)岁,均观察行腹腔镜手术,术中于胆总管切开后经剑突下孔直接取石。记录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及随访并发症,并总结技术经验。结果 成功完成腹腔镜下手术81例,成功率94.2%(81/86),其中1例因末端结石嵌顿难以取出,后经胆道镜下碎石取出。其余5例中,1例因胆囊十二指肠漏中转开放手术,4例因胆囊炎急性发作后三角区纤维化难以分离而中转开腹。81例成功手术者:手术时间为(80.2±18.6)min,术中出血量为 (20.0±3.0) mL,术后下床时间为(15.5±5.7)h,术后排气时间为(30.2±10.2)h,引流管拔除时间为术后(2.4±0.4)d,术后住院时间 (10.4±2.6) d。术后4~6周拔除T管;随访6~12个月,平均8.5个月,无术后胆漏、胆道狭窄、再发胆管结石等并发症。结论 经剑突下孔直接取石法使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变得简单易行且安全,通过选择合适的患者,调整剑突下孔的位置、注意手术细节,改进手术流程,可减少了手术时间、创伤,并能取尽结石,获得满意的疗效。
实验研究

人结直肠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与Fascin-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王超群, 王倩, 王艳, 杜章, 邵俊康, 黄必飞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 25 (2): 180-184.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190417-00123
全文: HTML (2 KB)  PDF (3374 KB)  ( 134 )
摘要 ( 178 )
目的 探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EGFR)与Fascin-1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东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结直肠癌石蜡标本258例和同时切除的正常结直肠组织石蜡标本7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并比较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EGFR和Fascin-1蛋白的表达;分析结直肠癌中Fascin-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EGFR的关系,以及EGFR和Fascin-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预后生存情况的关系。结果 (1)结直肠癌组织中Fascin-1蛋白的阳性率为38.0%(98/258),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的阳性率0.0%(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01,P<0.01)。(2)女性、结肠及低分化的结直肠癌患者中Fascin-1蛋白的阳性率高于男性、直肠及高-中分化患者(χ2=4.256、20.085、8.471,P值均<0.05)。(3)在EGFR阳性结直肠癌患者的Fascin-1蛋白阳性表达率(42.9%,91/212)较EGFR阴性病例(15.2%,7/4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18, 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EGFR和Fascin-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219,P<0.01)。(4)194例获得随访的结直肠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73.2%(142/194),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65.5%(127/194)。其中EGFR和Fascin-1均阳性患者的5年平均总生存期及5年总生存率(47.8个月、64.7%)低于非均阳性患者(54.4个月、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9, P<0.05)。结论 结直肠癌中EGFR与Fascin-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二者同时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骨肉瘤干细胞生物标志物CD117和Stro-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王永杰, 梁超, 卫愉轩, 张智长, 嵇伟平, 董扬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 25 (2): 185-190.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190329-00108
全文: HTML (2 KB)  PDF (3112 KB)  ( 328 )
摘要 ( 261 )
目的 探讨骨肉瘤干细胞生物标志物CD117和Stro-1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因素、患者无瘤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4年8月—2017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58例患者的骨肉瘤切除标本为骨肉瘤组,其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10~67(23.16 ± 13.47)岁;另取其中13例患者的瘤旁骨组织标本作为骨组织组。取两组组织蜡块构建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芯片中骨肉瘤干细胞生物标记物CD117和Stro-1蛋白在骨肉瘤组、骨组织组中的表达情况。在骨肉瘤组织中,分析CD117和Stro-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CD117、Stro-1蛋白表达及CD117/Stro-1蛋白双阳性表达与骨肉瘤患者临床病理因素、患者无瘤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CD117和Stro-1在骨肉瘤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2%(30/58)和48.28%(28/58),在骨组织组的阳性表达率均为6/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在骨肉瘤组中,CD117蛋白与Stro-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n=0.864, P<0.01)。CD117蛋白阳性、Stro-1蛋白阳性及CD117/Stro-1蛋白双阳性表达在Enneking外科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01、7.374、6.130, P值均<0.05),而与不同年龄、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D117蛋白阳性30例患者的无瘤生存期中位数为360.00 d,少于阴性28例患者的1 260.00 d;Stro-1蛋白阳性28例患者无瘤生存期中位数为330.00 d,少于阴性30例患者的900.00 d;CD117、Stro-1蛋白双阳性27例患者无瘤生存期中位数为360.00 d,少于非双阳性31例患者的900.00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5.770、4.638、5.391, P值均<0.05)。结论 在骨肉瘤组织中,CD117和Stro-1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无论哪种蛋白阳性表达,患者临床分期更高,无瘤生存期更短。CD117和Stro-1有望成为预测骨肉瘤患者术后预后情况的重要指标。

大豆异黄酮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刘付锋, 杜孝伟, 周永智, 刘司南, 朱梦娜, 魏萌, 姜威振, 苗影, 卓宁, 韩荣荣, 程远锋, 赵士弟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 25 (2): 191-195.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190530-00177
全文: HTML (2 KB)  PDF (1594 KB)  ( 317 )
摘要 ( 193 )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SI)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72只健康成年SD大鼠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SI预处理组(SI组),每组各24只。SI组每天按120 mg/kg体质量给予12 mg/mL SI灌胃1次,Sham组和I/R组每天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次,均连续灌胃21 d。在实验第22天,I/R组和SI组大鼠用线栓阻断右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Sham组不插入线栓,未阻断血流,其余手术操作与I/R和SI组一致。I/R组和SI组大鼠缺血2 h后,拔出阻塞的线栓恢复血流,再灌注24 h。根据Zea longa评分,选择造模成功的大鼠。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EB)示踪法检测BBB通透性,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MMP-9、TIMP-1蛋白表达。比较三组大鼠的测量数据,分析SI预处理对以上观测指标的影响。结果 SI组和I/R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和脑组织内EB含量均高于Sham组,而SI组低于I/R组,分别为(1.50±1.13)、(2.33±0.82)和(0.00±0.00)分,12.5%±2.34%、37.50%±2.28%和0.07%±0.03%,81.75%±0.86%、84.17%±0.54%和78.24%±0.41%,(46.50±1.41)、(55.44±1.37)和(3.83±1.49)μ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SI组和I/R组MMP-9、TIMP-1表达均明显高于Sham组,分别为0.81±0.23、1.15±0.14、1.15±0.14和2.31±0.20、1.62±0.21、1.62±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与I/R组相比,SI组MMP-9表达减少、TIMP-1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SI可能通过下调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MMP-9蛋白表达和上调TIMP-1蛋白表达,降低BBB的通透性,减轻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的程度和脑组织EB的含量。
变异与畸形

胸肩峰动脉及腓肠神经变异一例

姚萌卓, 彭彦宇, 杜翔宇, 孙媛媛, 范理晓, 吕双瑜, 杜耀武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 25 (2): 196-197.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190603-00180
全文: HTML (2 KB)  PDF (2692 KB)  ( 317 )
摘要 ( 247 )
个案报道

胫骨近端Rosai-Dorfman病误诊一例

卫愉轩, 张智长, 董扬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 25 (2): 198-199.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190314-00091
全文: HTML (2 KB)  PDF (2293 KB)  ( 171 )
摘要 ( 161 )

扁桃体纤维脂肪瘤一例

周智, 朱杭军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 25 (2): 200-201.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190326-00101
全文: HTML (2 KB)  PDF (1659 KB)  ( 357 )
摘要 ( 145 )
综述

伴指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损伤修复进展

方杰, 张文龙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 25 (2): 202-207.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190624-00201
全文: HTML (2 KB)  PDF (1505 KB)  ( 393 )
摘要 ( 186 )
目的 总结伴指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修复现状及其治疗进展,为临床上此类损伤的修复提供参考。方法 以“指动脉缺损” “皮肤软组织缺损”和“digital artery defect”“soft tissue defect”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EMbase和PubMed数据库检索2000年1月—2018年12月关于伴有指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修复的文献。共检索到文献632篇,排除无法获得全文、内容不符、重复性及低质量文献,最终纳入51篇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穿支皮瓣的广泛应用、医患对修复的结果要求提高及修复理念的不断改进,伴有指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修复方式逐渐由创伤较大的血管移植联合皮瓣转移覆盖、邻指指动脉岛状皮瓣转移修复等方式,向创伤小、疗效好的flow-through皮瓣方式发展,达到了在较小医源性损伤的情况下,同时解决主干血管损伤重建和创面覆盖的目的。结论 flow-through穿支皮瓣兼具穿支皮瓣和桥接指固有动脉的优点,通过一次手术即可有效解决主干血管损伤重建和创面覆盖,符合当前修复重建的理念,具有最大的经济性,是修复伴有指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损伤创面的最佳方式。

骨巨细胞瘤复发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范梦科, 王玲, 马江涛, 朱超, 张奇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 25 (2): 208-212.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190220-00062
全文: HTML (1 KB)  PDF (1369 KB)  ( 446 )
摘要 ( 196 )
目的 总结骨巨细胞瘤(GCTB)复发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寻找新的诊治靶点提供必要的实验及理论依据。方法 在 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大医医学等数据库以“骨巨细胞瘤”“骨巨细胞瘤复发”“骨巨细胞瘤转移”和“giant cell tumor of bone”“recurrence of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metastasis of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为中英文关键词,检索2001年1月—2018年12月国内外有关骨巨细胞瘤复发转移机制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文献5 703篇,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40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9篇和英文文献31篇。大量的研究证实RANK/RANKL信号通路、基质金属蛋白酶、细胞周期相关分子、肿瘤微环境细胞因子、组蛋白修饰、免疫细胞与相关分子等对GCTB的复发转移有促进作用。结论 GCTB较强的侵袭性及远处转移性导致治疗遭遇瓶颈,其复发转移机制至今仍不清楚,因此深入研究GCTB的复发转移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非常关键。
版权所有 ©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皖ICP备09013305号-3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长淮路287号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233004
电话:0552-3062505 E-mail: cjac2014@vip.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