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Anatomy and Clinics
 
引用检索 快速检索 DOI 高级检索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承办: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编辑委员会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长淮路287号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
邮编:233004
电话:0552-3062505
   0552-3053847
Email:cjac2014@vip.163.com
网址:www.cjac.com.cn
名誉总编辑:王坤正
总编辑:周建生
编辑部主任:章新生
出版:《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
    责任公司
国内发行:安徽省蚌埠市邮政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
     有限公司 (北京399信
     箱,10044)
     代号:BM9107
邮发代号:26-190
定价:每期20.00元,全年240.00元
ISSN 2095-7041
CN 10-1202/R
  各期导读 更多>>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21, 26 (2)   Published: 2021-04-06
选择 | 合并摘要
断层解剖与影像

载距突轴位和正位X线成像技术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王冰, 史册, 杨春, 乔风雷, 朱爱祥, 周晶晶, 董真, 朱裕成, 马军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 26 (2): 125-131.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00510-00161
全文: HTML (2 KB)  PDF (3063 KB)  ( 333 )
摘要 ( 198 )
目的 探讨载距突轴位和正位X线成像技术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20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SandersⅡ~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82例(92足),其中男47例、女35例,年龄18~71岁,均采用接骨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按照术中不同的X线透视方法分组:常规组45例(50足),男25例、女20例,年龄(39.65±9.28)岁,采用跟骨侧位和轴位X线透视;观察组37例(42足),男22例、女15例,年龄(41.22±8.65)岁,在跟骨侧位X线透视基础上,采用载距突轴位和正位X线透视。术后行足踝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和Mimics建模,评价载距突置钉质量,对比分析两组载距突置钉数和置钉优良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常规组(50足)载距突置钉(1.22±0.43)枚(共60枚),观察组(42足)载距突置钉(1.61±0.53)枚(共67枚),两组置钉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1, P<0.05)。观察组置钉优良率97.01%(65/67),高于常规组的85.00%(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76, P<0.05)。结论 在跟骨侧位X线透视的基础上,载距突轴位和正位X线成像技术用于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术中X线透视指导螺钉置入载距突,有助于增加置钉数量,提高置钉准确性。

改良透视方法在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杨寅, 曹军军, 刘邦定, 梁晨, 唐永亮, 王莹莹, 张延平, 郭华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 26 (2): 132-137.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00308-00069
全文: HTML (2 KB)  PDF (1609 KB)  ( 299 )
摘要 ( 168 )
目的 探讨改良透视方法在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中应用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研究。纳入2017年6月—2019年12月西安市中心医院骨二科单纯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6例,其中男12例、女24例,年龄61~79岁。骨折按Neer分型,3部分骨折25例,4部分骨折1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术中采用传统X线透视法,观察组采用改良X线透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术中最后一轮正侧位X线透视所需要的次数和时间,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Neer分型等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最后一轮透视所需次数3~7(4.2±1.2)次、累计时间3.5~15(5.6±2.6)min,观察组最后一轮X线透视所需透视次数2~5(2.5±0.9)次、累计时间2.5~6.5(3.1±1.0)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08、3.808, P值均<0.01)。观察组的手术时间(77±5)min、术中出血量(84±5)mL均小于对照组的(85±6)min、(94±8)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35、4.384,P值均<0.01)。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3~12个月。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复位丢失、内固定失效、骨折不愈合,深部感染等并发症。观察组14例、对照组13例患者术后随访达12个月,其骨折愈合时间及Ne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依据Neer评分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观察组优7例、良6例、可1例,对照组优6例、良6例、可1例。结论 改良的术中X线透视方法较传统透视方法可减少术者及患者辐射暴露,其操作相对简单、可重复性好,间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伤口感染的风险点,值得临床推荐。

基于多层螺旋CT肺斜裂缺损和附属裂变异的观察

孙凯容, 张追阳, 倪建明, 王圩健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 26 (2): 138-143.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00520-00166
全文: HTML (1 KB)  PDF (2340 KB)  ( 271 )
摘要 ( 204 )
目的 探讨肺斜裂缺损及附属裂的变异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2018年4—10月行胸部多层螺旋CT检查的1 450例受检者的影像学资料。男749例、女701例,年龄2~93岁,中位年龄46岁。利用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将原始图像在横断面上进行重建,得到冠状面、矢状面图像。观察和分析肺斜裂的缺损情况,以及左侧水平裂、上副裂、下副裂、奇裂等常见附属裂的发生率及其他罕见附属裂变异情况。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McNemar检验比较左、右两侧斜裂缺损的发生率的差异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判断左右侧斜裂缺损程度、同侧斜裂缺损与附属裂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 450例受检者均存在双侧斜裂,未见斜裂缺失;271例(18.69%)左侧斜裂缺损、227例(15.65%)右侧斜裂缺损,其中95例(6.62%)存在双侧斜裂缺损。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左侧或右侧斜裂缺损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 450例受检者中左侧与右侧斜裂缺损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003, P<0.05),其中男性的左、右两侧斜裂缺损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而女性的左、右两侧斜裂缺损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1)。左侧与右侧斜裂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s= 0.256,P<0.01)。肺叶间裂出现附属裂变异者共有188例(12.97%),左侧水平裂、上副裂及下副裂的发生率分别为6.14%(89/1 450)、0.41%(6/1 450)、0.21%(3/1 450),右肺上副裂、下副裂及奇裂的发生率分别为5.38%(78/1 450)、2.14%(68/1 450)、0.28%(4/1 450),未见其他附属裂变异。有无左侧斜裂缺损者的左侧附属裂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250, P<0.05);且左侧斜裂缺损程度与左侧有无附属裂呈负相关,但相关性较弱(rs=-0.066, P<0.05)。有无右侧斜裂缺损者的右侧附属裂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2.812, P>0.05)。结论 肺斜裂缺损和附属裂变异是常见的解剖变异,左侧斜裂缺损发生率高于右侧,左、右侧斜裂缺损程度呈正相关。

高频超声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郭飞飞, 刘娣, 侯迎迎, 李阳, 苏蕾, 郭婕, 孙医学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 26 (2): 144-148.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01020-00362
全文: HTML (2 KB)  PDF (1583 KB)  ( 193 )
摘要 ( 142 )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9月—2020年9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结节患者100例(126个结节),其中男42例、女58例,年龄19~56岁。患者术前均行高频超声和萤火虫成像检查,术后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确诊结节的良恶性。观察指标:(1)分析高频超声与萤火虫成像技术的超声图像特点以及图像质量;(2)比较两种不同成像方式下甲状腺恶性结节内微钙化的检出率;(3)比较高频超声与高频-萤火虫联合成像方式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126个结节中,病理诊断为恶性者68个、良性者58个,高频超声图像显示恶性结节76个、良性结节50个,高频超声联合萤火虫成像显示恶性结节72个、良性结节54个。(1)甲状腺恶性结节中的微钙化在高频超声图像上多呈簇状散在分布的点状强回声;萤火虫成像模式下微钙化显示更加清晰明亮,但数量普遍少于高频超声图像上显示的微钙化数量。(2)萤火虫成像恶性结节中微钙化的检出率86.8%(59/68),高于高频超声检出率72.1%(49/6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85, P<0.05)。(3)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AUC为0.755,高频-荧火虫联合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AUC为0.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37, P<0.05)。高频超声联合萤火虫成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6%、87.9%、92.1%。结论 萤火虫成像技术较高频超声的甲状腺癌微钙化检出率更高,显示效果更好,两者联合应用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准确度更高。

99Tcm-MIBI SPECT/CT显像联合超声检查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陈则君, 薛勤, 邵清, 赵可, 黄钱焕, 周斌, 伍超群, 葛雨钢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 26 (2): 149-154.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00424-00145
全文: HTML (2 KB)  PDF (1556 KB)  ( 213 )
摘要 ( 122 )
目的 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显像联合超声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HPT)合并甲状腺癌(TC)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3年9月—2019年12月经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乳甲科手术及病理证实的HPT合并TC患者15例,其中男3例、女12例,年龄35~57岁(中位年龄49岁);继发性HPT 10例,原发性HPT 5例。统计术中检出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甲状旁腺病灶及TC病灶数;由多学科团队分析术前99Tcm-MIBI SPECT/CT显像及超声检查,比较99Tcm-MIBI SPECT/CT显像及超声对病变甲状旁腺及TC的检出率有无差异。结果 15例HPT合并TC患者术中检出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甲状旁腺病灶44枚,99Tcm-MIBI SPECT/CT显像的检出率为86.4%(38/44),高于超声的检出率65.9%(2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继发性HPT合并TC患者手术检出39枚甲状旁腺病灶,99Tcm-MIBI SPECT/CT显像及超声则分别检出33枚(84.6%)和27枚(69.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原发性HPT合并TC患者均为单发病灶,99Tcm-MIBI SPECT/CT显像检出5枚,超声检出2枚、漏检3枚。15例患者术中检出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TC病灶共16枚,其中单发14例、多发1例(2枚),99Tcm-MIBI SPECT/CT显像对TC病灶的检出率为5/16低于超声的12/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99Tcm-MIBI SPECT/CT显像对HPT合并TC的甲状旁腺病灶的检出率优于超声,而超声对合并的TC诊断优于99Tcm-MIBI SPECT/CT显像,两者联合应用有助于HPT合并TC的诊断。
临床研究

运动学对线全膝关节置换股骨滑车截骨面解剖适配与下肢对线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王志为, 温亮, 宋大勇, 马德思, 王晓红, 曲铁兵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 26 (2): 155-161.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00902-00290
全文: HTML (2 KB)  PDF (2713 KB)  ( 660 )
摘要 ( 185 )
目的 探讨运动学对线全膝关节置换(KA-TKA)术中外侧滑车截骨面覆盖不全与下肢对线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0年7月在北京朝阳医院行KA-TKA手术治疗的48例(54膝)患者资料,其中男12例、女36例,年龄57~85(69±6.7)岁。23例(23膝)使用个性化截骨工具辅助手术,25例(31膝)使用常规器械测量截骨工具。通过术前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片、膝关节CT、术中测量等方法获取患侧的髋-膝-踝(HKA)角、机械股骨远端外侧角(mLDFA)、关节线汇聚角(JLCA)、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和髁上轴角(TEAA)作为自变量,采用CT、术中测量等方法测量外侧股骨滑车中间和下方两水平的裸露截骨面宽度(分别记为MIDcover和INFcover截骨面宽度)作为因变量,采用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54膝中有37膝(87%)存在不同程度的外侧滑车截骨面覆盖不全,MIDcover 和INFcover截骨面宽度[M(QR)]分别为2.8 mm(2.6 mm)和2.3 mm(2.5 mm),两者与mLDFA均呈负相关关系(rs=-0.839、-0.691, P值均<0.05),与HKA亦均呈负相关(rs=-0.574、-0.585,P值均<0.05),而与TEAA和MPTA无相关性(P值均>0.05)。进一步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LDFA对MIDcover 和INFcover的截骨面宽度影响更大,回归系数分别为-0.703(R2=0.708)和-0.473(R2=0.489)。结论 当使用传统假体实施KA-TKA时,术中滑车外侧截骨面覆盖不全非常普遍。股骨远端关节线的外翻角度越大,外侧滑车截骨面覆盖不良越明显。

混合现实技术在骨肿瘤精准化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高原, 潘沨, 张骏, 邱恩铎, 夏铁男, 唐本森, 邱冰, 商冠宁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 26 (2): 162-167.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00713-00224
全文: HTML (2 KB)  PDF (1672 KB)  ( 354 )
摘要 ( 109 )
目的 探讨混合现实技术在骨肿瘤精准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19年3月辽宁省肿瘤医院14例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7例,年龄13~57岁、平均32岁。肿瘤部位股骨远端4例、胫骨近端3例、肩胛骨3例、骨盆2例、肱骨近端1例、锁骨近端1例。恶性肿瘤11例,其中骨肉瘤6例、软骨肉瘤2例、横纹肌肉瘤1例、转移癌2例;良性肿瘤3例,其中骨巨细胞瘤1例、骨母细胞瘤1例、嗜酸细胞肉芽肿1例。所有患者术前采用640层螺旋CT扫描仪行肿瘤部位增强三维重建,收集患者CT 原始DICOM 数据,将其导入到三维医学影像工作站进行分割、重建、材质设定,通过“星图”混合现实影像系统获得全息影像数据。术前应用全息影像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按照术前规划完成手术。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肿瘤安全外科边界,假体置换患者对比术前、术后双下肢肢体长度差,末次随访采用肌肉骨骼肿瘤学会(MSTS)93评分标准对患肢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中14例患者在混合现实技术引导下准确定位,完整切除肿瘤组织。手术时间60~180 min,平均133 min。术中出血量50~1 100 mL,平均364 mL。术后均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6例行膝关节肿瘤型假体置换患者术前测量双下肢长度差1.3~6.5(3.70±1.87)mm,术后测量双下肢肢体差为1.7~4.9(2.95±1.24)mm,术前、术后双下肢肢体长度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2, P>0.05)。术后第3天复查MR检查或CT扫描评价外科手术边界,肿瘤完整切除,内固定物位置良好。1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20个月,平均16个月。至末次随访MSTS评分为17~28分,平均23.9分;患肢功能优7例,良2例,可5例。随访期间14例患者无一例死亡,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通过混合现实技术提供的立体直观、全方位病变部位的解剖细节,可以辅助骨肿瘤患者术前手术规划,提高术中肿瘤切除精确性、安全性及组织重建的有效性,实现了骨肿瘤手术规划的可视化、个体化,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膝前外侧韧带的全球研究现状及趋势: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技术分析

刘沛东, 贺权, 张城铭, 张晨, 杨自权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 26 (2): 168-176.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00705-00204
全文: HTML (2 KB)  PDF (3675 KB)  ( 295 )
摘要 ( 98 )
目的 调查膝关节前外侧韧带(ALL)的全球研究现状及趋势,比较不同地区、组织和作者的研究贡献,为ALL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作统计参考。方法 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自建库以来关于膝关节ALL研究的文献,对来源数据使用Excel进行统计绘图,采用VOS-viewer软件将文献数据进行耦合可视化,分析膝关节ALL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结果 共纳入1 125篇文献,美国是发表ALL相关文献数量最多的国家(429篇,占38.1%),中国位列第2(103篇,占9.2%)、德国位列第3(92篇,占8.2%)。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宾夕法尼亚州联邦高等教育系统,总计达44篇。Knee Surgery Sports Traumatology Arthroscopy、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Arthroscopy、The Journal of Arthroscopic and Related Surgery是相关发文量最大的前三家期刊。Robert F LaPrade、Bertrand Sonnery-cottetCamilo Partezani Helito是相关领域发文量前3名的作者。耦合分析显示美国、英国、法国在ALL研究领域合作范围最广,施德曼·菲利普斯研究所、匹兹堡大学是合作能力最强的机构。结论 全球趋势分析提示,ALL研究逐步深入,发文量不断增加。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可了解膝关节ALL研究领域的现状及趋势,量化的数据指标可为国内学者的临床实践和学术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全后足关节镜下肌腹部分切除治疗??长屈肌腱撞击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冯仕明, 王爱国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 26 (2): 177-181.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190701-00208
全文: HTML (2 KB)  PDF (1477 KB)  ( 163 )
摘要 ( 128 )
目的 探讨全后足关节镜下肌腹部分切除术治疗𧿹长屈肌腱撞击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0月接受全后足关节镜下的𧿹长屈肌腱部分肌腹切除联合部分腱鞘清理治疗的27例(27足)𧿹长屈肌腱撞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17足)、女10例(10足),年龄19~45(28.78±7.85)岁,右侧15例、左侧12例,病程6~41(18.33±7.74)个月。术后随访,观察并发症情况及足踝部运动情况,末次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Karlsson 踝关节功能评分(KAF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患者术后切口均获一期愈合,未出现神经、血管及肌腱损伤等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8~41(25.37±9.07)个月。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后侧疼痛完全消失,踝关节及𧿹趾活动正常,疼痛VAS评分0分,AOFAS评分(98.15±2.38)分(优26例、良1例),KAFS评分(98.41±1.4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全后足关节镜下肌腹部分切除术治疗𧿹长屈肌腱撞击综合征,手术创伤小,功能恢复快,效果可靠,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微创直接前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李骏然, 李力更, 翟婧秀, 罗程, 刘弘扬, 张洪斌, 孔庆海, 梁俊生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 26 (2): 182-187.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00524-00170
全文: HTML (1 KB)  PDF (2981 KB)  ( 328 )
摘要 ( 219 )
目的 比较微创直接前侧入路(DAMIS)与后外侧入路(PLA)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10月—2018年9月唐山市第二医院17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9例(89髋)采用DAMIS全髋关节置换术(DAMIS组),男41例、女48例,年龄61~78(68.63±4.35)岁;82例(82髋)采用PLA全髋关节置换术(PLA组),男36例、女46例,年龄62~76(67.93±3.49)岁。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术后1、2周和1、3、6、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DAMIS组与PLA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AMIS组术中出血量(208.09±23.45)mL、术后卧床时间(0.55±0.62)d,均少于PLA组的(293.66±43.45) mL和(1.56±0.9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198、8.406, P值均<0.01);术后1周、2周、1个月Harris评分分别为(72.66±4.87)、(76.71±4.13)、(81.94±4.73)分,均优于PLA组的(61.38±7.61)、(68.13±6.16)、(74.06±5.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446、10.600、10.431, P值均<0.01);而术后3、6和12个月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AMIS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比PLA出血少、术后卧床时间短、术后康复更快,早期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脱位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应用

吴一凡, 周新社, 裴立家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 26 (2): 188-192.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01026-00370
全文: HTML (2 KB)  PDF (1152 KB)  ( 264 )
摘要 ( 140 )
目的 探讨直接前方入路 (DAA ) 全髋关节置换术 (THA ) 治疗高脱位型髋关节发育不良 (DDH ) 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 年 6 月— 2019 年 10 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8例采用DAA入路行 THA 治疗的DDH 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例、女7例,年龄(61.86±8.49)岁,Crowe Ⅲ型 7例7髋、Crowe Ⅳ 型1例1髋。观察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术后1周测量患者髋臼杯外展角及前倾角;对比观察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患者双下肢长度差异、髋关节 Harris评分以及中心边缘(CE)角的变化。结果 手术切口长度为(7.56±0.62)cm,手术时间为(108±17.65) min,术中出血量为(205±47.20) mL,术后下床时间为(3.25±0.88)d,住院时间为(5.50±0.76)d。术后1周髋臼杯外展角和前倾角测量值分别为41.40°±4.03°和17.90°±3.27°,均处于安全范围。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患者双下肢长度差值、Harris 评分和CE角测量值分别为(3.98±0.47)cm、(43.38±9.65) 分、15.86 °± 2.20°,(0.85±0.25)cm、(80.63±4.37)分、37.29°± 2.21°,(0.81±0.20)cm、(80.50±4.75)分、37.17°± 2.07°: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3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97.814、40.866、150.145, P值均<0.01),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例术后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症状,未见术中股骨骨折、髋脱位、坐骨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DAA入路治疗高脱位型DDH患者,手术安全,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颈部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肖特, 张东, 喻乐宝, 刘珊珊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 26 (2): 193-196.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00522-00168
全文: HTML (2 KB)  PDF (862 KB)  ( 387 )
摘要 ( 117 )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后颈部神经损伤(CN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天坛医院2012年4月—2015年5月209例CE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7(84.69%)例、女32(15.31%)例,年龄42~80(67.5±8.8)岁。(1)统计患者术后CNI的发生率及临床表现。(2)纳入性别、年龄、有无糖尿病等影响因素,做CNI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采用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1)209例患者术后有16例发生CNI,发生率7.66%。其中迷走神经损伤的患者最多,为9例(4.3%),表现为术后声音嘶哑;其次为舌下神经损伤3例(1.44%),症状较轻。出院时CNI临床症状基本消失。(2)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OR(95% CI)为2.782(0.990~7.819),P<0.05]、年龄70~80岁[OR(95% CI)为3.58(1.268~10.111),P<0.05]、女性[OR(95% CI)为3.854(1.292~11.499),P<0.05]是影响CNI发生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95% CI)为3.594(1.188~10.878),P<0.05]、年龄70~80岁[OR(95% CI)为5.024(1.625~15.528),P<0.01]、女性[OR(95% CI)为5.353(1.615~17.737),P<0.01]是CN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年龄70~80岁、女性是 CEA术后CNI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于高龄女性糖尿病CEA患者围术期需给予更多关注。

老年脑白质病变与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的关联研究

洪文娟, 黄洁, 王从过, 马晶晶, 李金平, 李小雄, 周华东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 26 (2): 197-203.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01030-00375
全文: HTML (2 KB)  PDF (1690 KB)  ( 310 )
摘要 ( 211 )
目的 探讨老年脑白质病变(WML)与阿尔茨海默病(AD)痴呆的关联。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8月—2020年7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内科981例住院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男472例、女509例,年龄75~89岁,患者均行头颅MR检查评估有无WML病变,并采用神经心理量表评估有无认知功能障碍。依据临床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对照组)743例和AD痴呆组238例,其中,对照组23例、AD组48例患者接受了MR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查。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AD痴呆发生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WML的分布及其分级的差异。分析患者脑部MR-DTI,比较两组部分患者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半卵圆区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差异。结果 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女性、低教育水平、寡居、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及中度和重度WML是AD痴呆发生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AD痴呆组侧脑室旁WML多于皮质下WML (71.0%与29.0%),皮质下WML多于对照组(29.0%与19.4%),AD痴呆组的侧脑室旁和皮质下的中度、重度WML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MR-DTI分析显示:两组间额叶和半卵圆区的FA值、ADC值以及顶叶的F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颞叶和枕叶的FA值、ADC值以及顶叶的AD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中度和重度WML与AD痴呆发生风险有明显的关联;侧脑室旁和皮质下WML与AD痴呆也有关联。

P300潜伏期在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障碍评估中的应用

李敏, 张干, 苗青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 26 (2): 204-208.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00707-00210
全文: HTML (2 KB)  PDF (1136 KB)  ( 343 )
摘要 ( 113 )
目的 探讨无症状颈动脉狭窄(ACS)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P300潜伏期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研究。纳入2018年10月—2020年1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120例ACS患者为狭窄组,选择年龄与之相匹配的同期正常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试者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吸烟史、饮酒史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等临床基线资料;测定受试者P300潜伏期,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比较两组MoCA评分、P300潜伏期、认知障碍人数,评估P300潜伏期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按颈动脉内径缩小程度将ACS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缩小<30%,45例)、中度狭窄组(缩小30%~69%,40例)、重度狭窄组(缩小70%~99%,35例),进而比较3组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狭窄组与对照组MoCA评分分别为(25.78±2.66)分和(27.64±1.35)分,P300潜伏期分别为(338.88±53.49)ms和(293.22±11.40)m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69、8.878, P值均<0.01)。符合认识障碍诊断标准者在对照组中占2%(1/50)、狭窄组中占25%(30/1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52, P<0.01)。随着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MoCA评分降低、P300潜伏期延长、认知障碍人数增加,狭窄组与对照组比较,以及狭窄组内轻、中、重度狭窄程度亚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值均<0.05)。相关分析显示,P300潜伏期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862, P<0.01)。结论 ACS患者常存在认知障碍,且狭窄程度与认知障碍下降有关。P300潜伏期与认知障碍存在相关性,其在评估认知障碍方面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经口腔前庭入路与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李志宏, 檀谊洪, 梁伟新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 26 (2): 209-213.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00721-00231
全文: HTML (2 KB)  PDF (876 KB)  ( 380 )
摘要 ( 142 )
目的 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与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6月—2019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甲状腺血管外科11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96例,年龄18~59(35.19±6.89)岁,均采用腔镜手术治疗。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口腔前庭入路组(经口组,55例)和经胸乳入路组(经胸乳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手术情况、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患者满意度及美观度。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肿瘤直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经口组患者顺利完成腔镜甲状腺手术,而胸乳组有3例中转开放手术。经口组患者中央淋巴结清扫时间、切口总长度、术后引流总量分别为(30.21±4.62)min、(0.28±0.07)cm和(50.26±16.03)mL,均低于经胸乳组患者的(35.52±6.91)min、(1.91±0.21)cm和(73.17±19.53)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96、54.465、6.648,P值均<0.01)。经口组患者中央淋巴结清扫数目为(8.74±2.03)枚,多于经胸乳组患者的(5.31±1.22)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18,P<0.0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RP、WB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经口组术后暂时性口唇麻木发生率为40.00%(22/55),高于经胸乳组的0.00%;经口组术后暂时性胸前壁局部麻木感发生率为0.00%,低于经胸乳组的21.15%(11/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6.184、12.968, P值均<0.01)。经口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06±0.75)分、美观度评分为(9.21±0.63)分,均高于经胸乳组患者的(8.61±0.84)分和(7.81±1.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26、7.972,P值均<0.01)。结论 与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相比,经口腔前庭入路清除中央淋巴结数目更多,用时更短,且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满足了患者的美容需求,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实验研究

丙戊酸钠联合甲强龙对大鼠脊髓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孙建威, 杨新明, 张瑛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 26 (2): 214-222.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00407-00117
全文: HTML (2 KB)  PDF (2994 KB)  ( 147 )
摘要 ( 141 )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VAP)联合甲强龙(MP)在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功能恢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8~10周龄雄性健康SD大鼠60只,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CI组、VAP组、MP组和VAP+MP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再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B组2个亚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仅暴露脊髓、不做SCI处理,其余4组均采用改良Allen法进行大鼠SCI模型制备。假手术组、SCI组术后30 min、6 h、8 h和24 h腹腔注入生理盐水(剂量为30 mg/kg),24 h后每天腹腔注入相同剂量生理盐水,持续28 d;VAP组:分别于术后于30 min、6 h和24 h腹腔注入生理盐水(30 mg/kg),术后8 h腹腔注入VAP(30 mg/kg),24 h后每天腹腔注入相同剂量VAP,持续28 d;MP组:分别于术后30 min、6 h和24 h腹腔注入MP(30 mg/kg),术后8 h腹腔注入生理盐水(30 mg/kg),24 h后每天腹腔注入相同剂量生理盐水,持续28 d;VAP+MP组:分别于术后30 min、6 h和24 h腹腔注入MP(30 mg/kg),术后8 h腹腔注入VAP(30 mg/kg),24 h后每天腹腔注入相同剂量VAP,持续28 d。选取各组A亚组大鼠:术后第1、3、7、14、28天,分别采用脊髓损伤行为学运动功能(BBB)评分标准和改良Rivlin斜板试验评价SCI后各组大鼠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选取各组B亚组大鼠:术后第7天手术切取SCI区域脊髓组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脊髓组织形态变化,Nissl染色观察脊髓运动神经元情况并计算凋亡运动神经元数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分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的相对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的X因子(Bax)、caspase-3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 (1)组内比较:与术前相比,假手术组术后第1、3、7、14、28天BBB评分和Rivlin斜板试验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CI组、VAP组、MP组、VAP +MP组术后不同时间点BBB评分和Rivlin斜板试验结果均明显降低,但随着时间延长,BBB评分和Rivlin斜板试验结果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间比较:SCI组、VAP组、MP组、VAP+MP组SCI后BBB评分和Rivlin斜板试验结果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VAP组、MP组、VAP+MP组的BBB评分和Rivlin斜板试验结果均高于SCI组,VAP+MP组BBB评分和Rivlin斜板试验结果均高于VAP组、M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假手术及造模后第7天,HE染色观察组织学特征:假手术组脊髓组织形态正常;SCI组脊髓组织可见脊髓灰质出现大量炎性细胞因子浸润,细胞出血、水肿, 运动神经元坏死、凋亡明显;VAP组、MP组、VAP+MP组较SCI组大鼠脊髓组织可见出血水肿显著减轻,炎性细胞因子浸润显著减少,运动神经元溶解、凋亡减轻,其中VAP+MP组效果更加显著。SCI组、VAP组、MP组、VAP+MP组脊髓空洞面积均明显大于假手术组,VAP组、MP组、VAP+MP组脊髓空洞面积均明显小于SCI组,VAP+MP组脊髓空洞面积均小于VAP组和M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假手术及造模后第7天,Nissl染色观察脊髓运动神经元数目:SCI组、VAP组、MP组、VAP+MP组大鼠脊髓组织正常运动神经元数目明显少于假手术组,VAP组、MP组、VAP+MP组正常运动神经元数目均高于SCI组,VAP+MP组正常运动神经元数目均高于VAP组、M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假手术及造模后第7天,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NF-α、IL-1β表达情况:SCI组、VAP组、MP组、VAP+M组TNF-α、IL-1β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VAP组、MP组、VAP+MP组TNF-α、IL-1β表达水平显著低于SCI组,VAP+MP组TNF-α、IL-1β表达明显低于VAP组和M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5)假手术及造模后第7天,Western blot法测试大鼠脊髓组织中凋亡蛋白表达情况:与假手术组比较,SCI组、VAP组、MP组、VAP+MP组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与SCI组比较,VAP组、MP组、VAP+MP组Bcl-2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Bax、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减少;VAP+MP组Bcl-2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VAP组、MP组,Bax、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VAP组、M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结论 VAP联合MP能够显著改善大鼠SCI后神经运动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局部炎性反应、促进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和减少凋亡蛋白Bax、caspase-3的表达有关。
短篇论著

优先精准解剖肾上腺中央静脉在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王磊, 力威, 李乾, 王苏贵, 张先云, 吴自余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 26 (2): 223-226.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00407-00118
全文: HTML (2 KB)  PDF (1869 KB)  ( 220 )
摘要 ( 112 )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优先精准解剖肾上腺中央静脉在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4年3月—2018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患者76例,其中男41例、女35例,年龄33~67(42±11)岁,左侧42例、右侧34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采用传统“三层面法”的患者纳入传统组(38例),采用术中优先精准解剖肾上腺中央静脉后再游离肾上腺的患者纳入精准解剖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膜后引流管留置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体质量指数(BMI)、肿瘤位置、肿瘤类型和平均直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6~24(18.5±4.5)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传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引流管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1.4±15.9)min、(66.84±19.25)mL、(3.6±0.6)d、(1.8±0.3)d、(7.9±2.1)d,精准解剖组分别为(66.2±13.7)min、(50.34±15.66)mL、(2.2±0.4)d、(1.7±0.3)d、(6.2±1.4)d。精准解剖组术中出血量、留置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99、11.396、3.990, P值均<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未见肾上腺危象、皮下气肿、高碳酸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优先精准解剖肾上腺中央静脉并结扎,具有出血少、手术视野清晰,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对术后并发吻合口漏的影响

雷响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 26 (2): 227-229.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00312-00078
全文: HTML (2 KB)  PDF (854 KB)  ( 141 )
摘要 ( 125 )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左结肠动脉(LCA)的保留对预防术后并发吻合口漏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8 月—2019年12月濉溪县医院普外科直肠癌患者32例,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13~89岁,中位年龄51岁。32例均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15例纳入观察组,未保留左结肠动脉的17例纳入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第253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清扫总数目、肿瘤距肛门距离、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术中回肠造瘘比例、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以及术后排粪失禁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影响吻合口血供的基础疾病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间比较,术中出血量、第253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清扫总数目、排粪失禁、肿瘤距肛门距离、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手术时间观察组为(178.5±19.4)min,略长于对照组的(150±13.2)min;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为(11.87±4.64)d,短于对照组的(13.46±1.1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06、2.873, P值均<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均未行回肠造瘘且无吻合口漏发生,而对照组术中7例行回肠预防性造瘘、术后发生4例吻合口漏,且4例吻合口漏情况均出现在未行预防造瘘的患者;两组患者术中回肠造瘘和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19)。结论 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可有效降低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并且能彻底清扫第 3 站淋巴结,并完成肿瘤根治。
个案报道

俯卧位通气治疗肺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一例

陈成, 葛敏, 陈涛, 王东进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 26 (2): 230-231.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00306-00068
全文: HTML (2 KB)  PDF (934 KB)  ( 242 )
摘要 ( 145 )
综述

功能性电刺激在呼吸功能重建中的应用进展

于贝贝, 陆洋, 王劲, 王贵怀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 26 (2): 232-235.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00402-00107
全文: HTML (2 KB)  PDF (872 KB)  ( 558 )
摘要 ( 133 )
目的 总结功能性电刺激技术在呼吸功能重建方面的应用进展。方法 以“膈神经刺激器”“膈肌起搏”“呼吸起搏器”“脊髓电刺激”“脊髓损伤”“功能性电刺激”“呼吸功能不全”以及“phrenic nerve stimulator” “diaphragm pacing” “respiratory pacemaker” “spinal cord stimulation”“spinal cord injury”“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等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2019年12月前发表的与重建呼吸功能的功能性电刺激技术相关的文献822篇,剔除无法获取全文、重复性研究以及存在设计缺陷的文献,最终纳入33篇文献(中文文献3篇、英文文献30篇)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同机械通气相比,体内膈肌起搏对脊髓损伤伴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呼吸支持疗法,然而只有50%的受试者能够完全获得呼吸支持。在上胸段脊髓腹侧面施加高频率(300 Hz)电刺激可导致肋间肌和膈肌的协同激活,从而产生更大的潮气量和更强的抗疲劳性。结论 不同于传统的膈肌起搏装置,高频脊髓电刺激技术可提供更加有效的呼吸支持治疗。未来,需要进一步的动物实验和最终的临床试验来确定这种电刺激疗法在脊髓损伤人群中的适用性。

影像组学分析流程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王芳, 夏雨薇, 柴象飞, 王荣品, 包丝雨, 尹训涛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 26 (2): 236-241.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00701-00200
全文: HTML (2 KB)  PDF (1980 KB)  ( 2199 )
摘要 ( 573 )
目的 总结影像组学的具体分析流程及影像组学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方法 以“影像组学”“放射组学”“机器学习”和“radiomics”“machine learning”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2020年2月前发表的与影像组学研究相关的文献932篇,其中中文文献258篇、英文文献674篇。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37篇文献,包括中文文献16篇、英文文献21篇。从影像组学的分析流程以及影像组学临床应用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影像组学通过数据获取、图像分割、特征提取、模型建立将CT、MRI、超声影像信息、基因测序信息、临床信息等进行融合,可实现脑部、胸腹部、肌骨方面各种疾病的无创早期诊断、疗效预测、生存分析等目标,已成为全球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热点。结论 影像组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相关研究仍然存在数据获取、数据标准化等局限。

股骨和胫骨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前测量评估髓内钉长度的研究进展

虎群盛, 蔺福辉, 张勇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 26 (2): 242-245.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00509-00159
全文: HTML (2 KB)  PDF (864 KB)  ( 439 )
摘要 ( 157 )
目的 总结股骨和胫骨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前髓内钉长度测量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以“股骨”“胫骨”“ 髓内钉长度”“术前测量”以及“femur”“ tibia”“ intramedullary length”“ preoperative measurement”等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医学、PubMed、Springerlink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2020年5月8日之前公开发表的有关股骨和胫骨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前髓内钉长度测量评估方法研究的相关文献879篇,剔除内容不符、无法获取全文、重复性研究的文献,最终纳入28篇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检索到有关股骨和胫骨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前髓内钉长度测量评估方法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放射测量和体表标志测量是两种主要的临床应用方法。放射测量往往需要有一个完整的对侧骨骼作为参考,其中X线测量比较常用,CT测量更为准确,但都存在放射暴露等缺点;体表标志测量法无放射暴露,简便易行,但存在测量误差等缺点。结论 术前测量在评估判断髓内钉长度方面显示出很好的应用前景。采用简便的测量方法进行髓内钉固定术的术前计划是我们临床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解剖与临床知识讲座

正常成人全身滑膜关节数量及分类

赵伟光, 闫晓丽, 朱燕宾, 樊平, 张英泽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 26 (2): 246-248. ;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00522-00167
全文: HTML (2 KB)  PDF (1622 KB)  ( 5971 )
摘要 ( 354 )
本文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九版《系统解剖学》、《人体解剖学名词》及河北医科大学主编的《人体解剖学》专业书籍,以及在万方、知网及维普数据库查阅基于人体解剖研究的文献,按照人体的不同部位逐个统计关节数量;按照运动轴数目和关节面形态对每个关节进行分类,并且根据微动关节的特点重点总结了其在全身各部位的分布情况。初步明确了正常成人全身滑膜关节数量及每个关节所属种类,提升了对成人全身关节的整体认知,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
版权所有 ©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皖ICP备09013305号-3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长淮路287号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233004
电话:0552-3062505 E-mail: cjac2014@vip.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